第6章
赵咎满意极了,他垂下眸子,握着姜璎的手臂把人拉到身边,“跟他们废话什么?来人——把他们赶出去!”
刘氏下意识看向一旁的世子夫人。
王氏一脸歉意,终于说了到场的第二句话:“孩子不懂事,还请刘夫人多担待。等回头我一定好好教训他。”
王氏毫无诚意的话,让刘氏颜面无存,却又不敢得罪。
原因无他,刘氏虽然算得上是王氏的长辈,但若论命妇品级,她是远远比不上王氏的。
更何况,卫国公府是皇帝母族,王氏又是琅琊王氏的贵女,赵家的冢妇。
无论如何,刘氏都只能咽下这口气。
可姜承祁不愿意忍,他冷笑一声,“世子夫人说话未免太可笑。”
赵咎这个年纪,若是成亲的早都能当爹了,王氏为了维护自家人,竟然会说出“孩子不懂事”这样的话。
这不是故意羞辱他们是什么?!
王氏看着姜承祁脸上的不忿,也不理他,而是对刘氏和颜悦色道:“贵府大公子仪表堂堂,意气风发,可见侯爷和刘夫人教养得好。”
刘氏心里一咯噔,连忙拉住姜承祁,“不许对世子夫人无礼!”
永安侯夫妻已经给长子定了亲事,只等成亲以后再为他请封,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节外生枝,得罪卫国公府!
刘氏这下顾不得上门来的目的,让姜承祁赶紧向王氏赔礼道歉。
姜宝瑜也在此刻站了出来,泪光楚楚,柔声请求道:“阿兄都是为了我才如此着急,并非有意冒犯世子夫人,还请世子夫人宽恕。”
“阿宝!”姜承祁动容不已,还是阿宝贴心。
反观姜璎,神情平静,就像是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哼!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
姜璎微微垂眸,她早就习惯了。
不管她做多少事情,都比不上姜宝瑜的一句话。
还好她已经放弃追求刘夫人等人的认可。
王氏淡淡一笑,从始至终脸上的神情都没有丝毫变化:“不过是些玩笑话罢了,刘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她看向姜璎,“倒是我同这孩子十分投缘,刘夫人若不介意,不妨让她留在卫国公府,陪我一段时日?”
姜宝瑜心下着急,一时脱口而出:“这怎么能行?!”
刘氏看了女儿一眼,对王氏笑道:“能得世子夫人青眼,是阿池的福气,只是我这些年身子不好,早就离不开阿池......”
“再离不开,也总归是要嫁人的。”王氏笑着打断。
她看似好说话,但言语间强势不加以掩饰,“刘夫人应该也舍不得把孩子拘在身边一辈子吧。”
刘氏面色僵硬一瞬,她与王氏虽素无交情,可好歹年长她许多,也算是长辈,王氏竟然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给面子!
“不过,这也只是我一厢情愿,总得孩子同意才行。”王氏话锋一转,温柔的目光落在姜璎身上,亲昵唤道:“阿池,你可愿意?”
当下,所有人都齐齐看向姜璎。
姜璎鼻尖一酸,在王氏温柔似水的目光下莫名生出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她点了点头,毫不犹豫道:“我愿意。”
“阿池!”刘氏满眼失望。
不就是让她替阿宝嫁去将军府吗,难道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她就要离开他们?
她是不是忘了永安侯府对她的救命再造之恩?
没有永安侯府,她早就死了!
王氏不动声色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倒是难得对姜璎生出几分怜惜。
也罢,就当是行善积德了。
王氏开口道:“既然阿池愿意,想来刘夫人也不会阻拦。赵家琐事繁多,我就不留客了,阿池,九郎,跟我过来。”
姜璎愣了愣,下意识应了一声,像是生怕被丢下,匆忙地追上王氏的脚步。
少女神色惊慌,眉眼间却充盈着逃出囚笼的鲜活气息。
她自己一无所知,但全被刘氏母子三人看在眼里。
“这个没良心的白眼狼!”姜承祁咬了咬牙,眼眶微微发红。
刘氏握紧了姜宝瑜的手,努力忽略心里空落落的错觉,道:“好了,先回去吧。”
“可是——”姜宝瑜委屈的话还没说完,就感受到一抹极其危险的视线。
不远处的长廊,赵咎停下脚步,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们。
姜宝瑜莫名打了个寒颤,害怕地躲到母亲的怀里。
一定是姜璎说了什么!要不然,赵九郎君怎么会用那种眼神看她?姜宝瑜咬着口中软肉,尝到了鲜血味。
姜璎跟在王氏身后,不敢近也不敢远,亦步亦趋,就像是根小尾巴。
但不知道是不是紧张的缘故,险些一个趔趄扭了脚。
“慢点。”赵咎一把握住她的手臂,将她扶稳,眉头紧皱,“急什么?我大嫂还能跑了不成?”
姜璎脸颊一红,小声道:“多谢赵九郎君。”
王氏虽然不明白赵咎为何对永安侯的养女如此执着,但看到这一幕,也不禁莞尔。
只可惜姜璎身份差了些,要不然也算是郎才女貌了。
赵咎是王氏看着长大的,都说长嫂如母,在王氏心里小叔子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要不然怎么会这样意气用事?
正想着,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来。
姜璎一进堂屋,便主动低头认错。
只听见扑通一声,膝盖砸在木板上,动作之迅速,把王氏吓了一跳。
姜璎就跟不知道疼似的,老老实实:“对不起,世子夫人,赵九郎君,我给你们带来麻烦了。”
姜璎在永安侯府生活了十来年,早就在无数次的受罚中明悟出一个道理。
门第越高的家族,越是讲究脸面名声。
更不要说颍川赵氏这样实打实的门阀世家,赵咎的祖爷爷、祖父,父亲,都是大秦的高官,四世三公,人才辈出。
换在平时,刘氏几人哪里能这样堂而皇之踏进赵家大门?还不是因为姜璎的缘故,害得赵咎身上平白无故多了污点,也让赵家失了颜面、没了道理可言。
思及此,姜璎面上难免露出几分羞愧忐忑,磕磕巴巴道:“世、世子夫人,我知道,我给卫国公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您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求、求您不要责怪赵九郎君。他心地善良,救人于水火,同我有再造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