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知青

小说:重生1955:开局一把刀,征服太行山脉 作者:万如龙 更新时间:2025-05-12

翌日,王山起了个大早,带着几根麻绳和柴刀进了山。

虽说山西是产煤大省,从古至今都以矿业资源闻名,但事实是,他们这种穷苦的小山村,根本烧不起煤炭,家家户户做饭取暖的主要依靠还是柴火。

昨天进山时由于带着猎物不便,加上小妹在旁,只想着抓紧回家,王山便忘记了砍柴的任务,于是他今天起个大早,趁着小妹还在睡觉,进山先砍些柴火回来做早饭。

走到山脚下时,王山见到村长刘富贵领着几个明显不是本地人的青年,不知在干些什么。

王山所在,是一个虎尾沟中一个名为柏木村的小山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村长刘富贵已经六十多了,是正儿八经经历过战火混乱的老前辈,王山对于这样的人,虽然不熟悉,却还是十分敬重的。

更不用说老刘头平时也十分照顾他们兄妹,自从父母故去后,就是在老刘头的号召下,村子才挤出些口粮来分给他们二人。

如今见了,自然要去打个招呼。

走近了,就听到刘富贵操着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方言正在和几个青年讲道:“我说你们这几个后生,跑到这我们这仡佬佬地方干球啥,这小村子没金也没银的,过来受罪来了?”

王山刚才只顾着回想刘富贵对他们的好,一时忘了观察这几个外乡人,如今细细审视之下,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几个青年一身典型城里知识青年的装扮,男着毛料中山装,女着列宁装,皮肤洁白光滑,衣服熨烫整齐,不带一丝褶皱。

可再看年纪,看起来最大的不过刚刚二十出头,其余的也就是刚成年的样子,明显不是来村里有公干的干部。

王山不由得想到一个词,“上山下乡”。

这个时间,虽然还没有开始全国性的号召,但已经有不少知识青年自发性地组织起来,去到西北开荒或者来农村务农。

而这几个明显不是普通的知识青年,他们的衣着和姿态就已经表明,几人绝非来自一般人家。

王山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他们不是务农的料子,多半是来体验生活的。

真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来干活的,穿这么光鲜亮丽,来走秀不成?

刘富贵见了王山,就好像见了救星,不等王山先开口打招呼,拉着王山的手,“诶呀,王家的大小子,你快来。”

刘富贵将王山拉到几个知识青年面前,指着王山说道:“看见了哇,这才是我们农村的小子,干活可是要受罪了,你们城里后生吃不住这苦,住两天看看风景算球了,我们柏木村几天的口粮还是能挤出来的。”

王山虽然也不过十六岁,但由于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自然身上少不了茧子,皮肤也相对黝黑、粗糙,与几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一个女青年说道:“都是人,怎么他就行,我们就不行,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是祖国的青年,他还未必有我们强呢。”

王山没说什么,他堂堂兵王,自然不会和几个小孩子一般见识。

更何况,年轻人嘛,还是大城市来的,有点傲气正常。

“富贵叔,我这先进山砍柴了,家里头没柴火了,饭都做不了,再不去英子起来没东西吃了。”

王山拿起手中的柴刀示意,刘富贵自然也不会多留。

“行,那快去哇,不敢饿着英子了,家里头没粮食了和我说,老汉家里还有点,先紧孩子吃。”

王山刚刚转身准备离开,却被几个知青拦了下来。

“慢着,我们和你一起去!”

王山一愣,这几个小年轻和自己杠上了?

就他们这样子,别说砍柴了,走个山路都费劲,哪来的胆子?

王山举起手中的柴刀,示意他们知难而退,“我只有一把柴刀,不好意思。”

他正要离开,却又被几个知青快步拦下。

刚刚说话的那个女知青一脸不服,“我们可以用手掰,用石头砸,不会比你差!”

王山不由得失笑,“几位还是不要闹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干活没有工具怎么行。”

说罢,他便绕开几人准备离开,想来这个理由应该足够劝退他们了。

谁知还没走出几步,就又被人拦下。

事不过三,这几个知青这般胡闹,饶是泥菩萨也要发几分火气,更不用说王山这样的兵王,本来体内就留着军人不服输的血。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山怕回去晚了,耽误了英子吃早饭。

这个年代,虽说大部分清苦人家还是一日两餐,但王山不能让自己的小妹也是这样,他早就下定决心,要让英子过好日子。

王山上前一步,直直盯着为首的那个女青年,就是她一直在跳,“几位若是再拦下去,影响了我家小妹吃饭,别怪我不给面子。”

“我们一起进山,你做你的,不用管我们,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王山回头看了村长老刘头一眼,老人家同样也是一脸无奈。

“那诸位请便。”

王山在前,五个知青在后,就这样上了山。

不过半个多小时,王山就背着一大捆柴下了山。

由于着急回家,他并没砍多少,不过四五十斤的样子。

加上家里剩余的,大概够兄妹二人烧一周左右。

王山下山时,几个知青也跟着陆续下来。

并不是他们也砍到了足够多的柴火,而是他们发现,确实砍不了。

就他们这娇生贵养的样子,别说砍柴了,什么柴好砍,什么柴耐烧,根本分不清楚。

不过是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小孩子罢了。

但是他们仍是一脸不服的样子。

其中一个名为胡阳的男知青快跑几步,追上王山,“这不公平!你有柴刀,我们没有!”

王山听罢,原地站定,回头冷冷说道:“公平?你现在来和我讲公平?”

胡阳这种从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哪里见过这种军人的铁血气势,怔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上山前,你们信誓旦旦,说什么不要柴刀,用手,用石头,不会比我差,我当你们没有见识,不愿理会。”

王山说着,紧了紧身上背着的柴火,“你们不是知识青年么,承认自己在一方面不如人就这么难?圣人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王山掏出别在后腰的柴刀,一把扔在胡阳身前,“捡起来。”

胡阳愣在原地,捡也不是,不是捡也不是。

“捡起来!把柴刀捡起来!”

王山大喝一声,常年军旅生涯让他的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胡阳呆呆蹲下,捡起了柴刀。

“挥两下试试。”

胡阳照做,笨拙地挥舞了几下柴刀,由于经验不足,脚下一了趔趄,身形一晃,柴刀脱手而出,掉在一旁。

王山走过去,脚尖一挑,柴刀便稳稳飞起,落在他手中。

他将柴刀重新別在后腰,“这就是你说的不公平,这就是你说的没有柴刀,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