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说:凤阙重明 作者:薇凉如夜 更新时间:2025-05-12

裴府寿宴的朱漆大门洞开,沈明姝扶着马车车辕缓步而下。鎏金步摇在鬓边轻晃,藕荷色襦裙拖曳出碎玉般的光影,引得宾客纷纷侧目——谁能想到,往日唯唯诺诺的镇国公府庶女,今日竟与三皇子同乘一辆马车。

萧景琰伸手相扶时,沈明姝顺势将一枚绣着并蒂莲的香囊塞进他掌心。这是今早从沈明薇房里"借"来的,与裴元启腰间玉佩上的暗纹如出一辙。"殿下请看,这是姐姐的贴身之物。"她压低声音,眼尾含着恰到好处的怯意。

正厅内丝竹声起,裴元启身着云锦蟒袍立于台阶之上。当他看见沈明姝时,眼底闪过一丝阴鸷,旋即化作温雅笑意:"沈二**风采更胜往昔,快请入席。"沈明姝福身行礼,余光瞥见他身后屏风后,闪过一抹熟悉的胭脂红——是沈明薇。

酒过三巡,舞姬退下。裴元启举起鎏金酒盏:"今日蒙各位赏光,特备陈年女儿红,请!"侍从托着银盘穿梭席间,沈明姝盯着递来的酒盏,琥珀色酒液中倒映着裴元启虚伪的笑脸。前世,她就是在这宴会上被灌下掺了鹤顶红的毒酒。

"三殿下,这酒......"她突然按住萧景琰欲端酒的手,声音发颤,"明姝方才见厨房有人鬼鬼祟祟,莫不是......"话音未落,厅外突然传来惨叫。一名小厮口吐白沫倒在血泊中,手中还攥着半块糕点。

全场哗然。裴元启脸色骤变,却强撑镇定:"定是有人蓄意捣乱!"沈明姝趁机打翻酒盏,酒水在青砖上腐蚀出滋滋声响:"裴大人,这酒有毒!"她踉跄着退到萧景琰身后,指尖偷偷抹过酒渍——果然有砒霜特有的辛辣味。

沈明薇突然从屏风后冲出,哭道:"妹妹怎可血口喷人!这酒明明是......"她猛然捂住嘴,惊恐地看向裴元启。沈明姝冷笑,袖中暗藏的瓷瓶早已调换了酒液:"姐姐是想说,这酒是你亲手准备的?"

萧景琰适时起身,剑眉微蹙:"裴丞相,此事恐怕要细细查问。"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裴元启骤然紧绷的下颌,"尤其是......为何沈二**会提前察觉?"

沈明姝扑通跪地,泪珠滚落:"殿下明鉴!明姝今早听见两个小厮私语,说裴府后厨有古怪......"她偷偷看向裴元启,见他眼底杀意翻涌,心中暗喜——前世这毒酒本就是为她准备,如今不过将计就计。

混乱中,沈明姝摸到袖中另一枚香囊。这是用裴府香料特制的,沾染着西域奇毒"噬心蛊"。她佯装跌倒,香囊正巧滚到裴元启脚边。当丞相弯腰去捡时,蛊虫已顺着衣摆钻入他体内。

"今日之事,本殿自会禀明父皇。"萧景琰扶起沈明姝,转身离去时,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马车渐行渐远,沈明姝望着车窗外裴府灯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噬心蛊三日发作,届时,裴元启将求着她给解药。

更漏声中,沈明姝展开袖中密信。这是天机阁传来的消息:萧景琰生母之死,竟与裴元启当年弹劾太子之事有关。她将信纸凑近烛火,火苗吞噬字迹的瞬间,心中已有盘算——这场暗潮涌动的棋局,她要让裴元启,亲手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三章毒酒惊变:察觉暗潮涌动(续写)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颠簸前行,萧景琰突然扣住沈明姝手腕,指尖擦过她袖中暗藏的银针:“沈二**何时学会了用毒?”他目光如炬,将她慌乱的神色尽收眼底,“那香囊里的噬心蛊,可是西南巫蛊一脉的秘术。”

沈明姝垂眸轻笑,反手抽出银针抵住他咽喉:“三殿下又何尝不知,裴元启的罪状里,还藏着谋害先太子妃的血债?”烛火摇曳间,她眼尾泛红,“您今日在宴会上替我解围,不过是想借我之手,撕开裴家伪善的面具。”

萧景琰不怒反笑,猛地将她拽入怀中。沈明姝撞进带着龙涎香的胸膛,听见他贴着耳畔低语:“明日辰时,宫中来人传召。裴元启定会在御书房备好第二场‘毒酒’,你可敢接招?”

次日清晨,沈明姝身着月白襦裙踏入宫门。御书房外,裴元启笑盈盈递来一盏茶:“沈**受惊了,这是安神的碧螺春。”她盯着茶汤里漂浮的枸杞,忽然握住他手腕:“裴大人可知,枸杞与甘草同服,会生剧毒?”

话音未落,御书房内传来瓷器碎裂声。皇帝暴怒的吼声震得房梁簌簌落灰:“裴元启!你竟敢在朕的茶里下毒?”沈明姝趁机将袖中粉末撒入裴元启袖口——那是能让伤口溃烂的腐骨粉。

裴元启脸色煞白,扑通跪地:“陛下明鉴!定是有人栽赃......”他突然剧烈咳嗽,嘴角溢出黑血。沈明姝俯身时,压低声音道:“丞相府地窖里,可还藏着二十箱私铸的兵器?”

三日后,沈明姝站在镇国公府阁楼,望着裴府方向冲天的火光。春桃捧着密报匆匆赶来:“**!裴元启被抄家,供出了与沈明薇私通的证据!老爷正大发雷霆!”

铜镜前,沈明姝将凤钗狠狠**发髻。前世的仇,她已经报了一半。指尖抚过案头萧景琰送来的密函,上面赫然写着:“萧景珩近日频繁召见沈明薇,怕是要立新后。”

“春桃,备车。”她披上玄色斗篷,眼底杀意翻涌,“我要去会会,那位即将入主中宫的好姐姐。”夜色中,马车疾驰而过,惊起满地落叶。而在皇宫深处,萧景珩握着沈明薇的手,看着她腕间与裴元启同款的玉镯,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沈明姝踏入镇国公府时,正撞见沈明薇被父亲罚跪祠堂。嫡姐往日精心打理的发髻凌乱,绣着金线的襦裙沾满泥污,见到她的瞬间,眼中迸发出怨毒的光:"沈明姝!是你在背后算计我!"

"姐姐这是说的哪里话?"沈明姝俯身替她理了理鬓发,指尖擦过对方脸颊时,悄然将一粒药丸按进她齿间,"不过是姐姐运气不好,被裴元启连累罢了。"话音未落,沈明薇突然剧烈咳嗽,喉间泛起诡异的青紫色。

"这是西域的'牵机散',"沈明姝在她耳边低语,"三日后毒发,唯有我手中的解药可解。"她起身望向祠堂外阴沉的天空,"就看姐姐,愿不愿意用某些秘密来换了。"

深夜,沈明姝在闺房内展开从沈明薇处搜出的密信。烛火映照下,几行小字让她瞳孔骤缩——原来当年母亲的死,竟是父亲与裴元启合谋!母亲临终前拼死守护的天工册,就藏在镇国公府的密室里。

正思索间,窗外传来轻微的叩击声。沈明姝拉开窗棂,一袭黑衣的萧景琰翻身而入,袖中甩出一卷泛黄的图纸:"这是裴府密室的布防图,里面或许藏着天工册的线索。"

两人趁着夜色潜入裴府。月光洒在青砖上,映出满地狼藉。萧景琰举着火折子照亮密室,忽然停在一幅壁画前:"你看,这飞天神女的衣袂,与你舆图上的云纹......"

沈明姝心跳骤然加快。她取出玉坠,将舆图按在壁画凹陷处,只听"咔嗒"一声,暗格缓缓开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竟是萧景珩带着侍卫包围了这里!

"三皇弟深夜私闯丞相府,该当何罪?"萧景珩身着明黄龙袍,眼神冰冷如霜。他的目光扫过沈明姝,突然冷笑,"还有沈二**,看来你们之间的关系,远比朕想象的更有趣。"

沈明姝握紧袖中的匕首,却见萧景琰突然单膝跪地:"皇兄明鉴!臣弟是为了追查天工册下落,才出此下策。"他转头看向沈明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而沈二**,正是关键证人。"

萧景珩饶有兴致地挑眉:"哦?那便将人带回宫,细细审问。"他抬手示意侍卫上前,却在这时,沈明姝突然冲向萧景珩,匕首直取他咽喉!

"拦住她!"萧景珩慌忙后退,殿内顿时乱作一团。沈明姝且战且退,余光瞥见萧景琰趁乱将一个锦盒塞入怀中——那里面,正是天工册!

"后会有期,陛下。"沈明姝甩出烟雾弹,在混乱中抓住萧景琰的手,翻墙而出。两人在夜色中疾驰,身后追兵的呼喝声渐渐远去。

"你方才为何冒险动手?"萧景琰气喘吁吁地问。沈明姝抚了抚鬓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因为我知道,殿下绝不会让我死。而且......"她看向萧景琰怀中的锦盒,"天工册到手了,我们的计划,也该进入下一章了。"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这场暗潮涌动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马蹄踏碎夜色,沈明姝与萧景琰避开官道,沿着密林小径疾驰。身后追兵的火把在山间明明灭灭,如同嗜血的鬼火。萧景琰突然勒住缰绳,将她拽进一处隐秘山洞:"追兵布下了天罗地网,贸然突围必死无疑。"

洞内阴冷潮湿,沈明姝却感觉不到寒意。她盯着萧景琰怀中的锦盒,指尖发颤:"打开看看。"锦缎层层展开,泛黄的绢纸上密密麻麻画着机关图,角落处"天工"二字让她呼吸一滞——正是母亲用生命守护的东西。

"这不仅是机关术图谱。"萧景琰突然抽出匕首,在绢纸边缘轻轻刮蹭,暗褐色粉末簌簌落下,"是用西域'血蚕蛊'的茧丝书写,只有特定药液才能显现隐藏的文字。"他的目光落在她腰间锦囊,那里藏着从沈明薇处得来的半瓶秘药。

洞外传来箭矢破空声,沈明姝迅速将绢纸浸入药液。刹那间,绢纸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载着前朝皇室秘库的位置,以及......"原来如此!"她猛地抬头,"萧景珩急于得到天工册,是因为秘库里藏着能颠覆皇权的东西!"

萧景琰还未及回应,洞外突然传来诡异的笛声。沈明姝脸色骤变:"是裴家豢养的'噬魂蜂'!"成千上万的毒蜂遮天蔽日而来,她抓起地上的松枝点燃,浓烟暂时逼退蜂群。火光摇曳间,她瞥见萧景琰袖中滑出一枚刻着"天机"的令牌。

"你与天机阁......"话未说完,洞顶突然坍塌。萧景琰一把将她护在身下,碎石如雨落下。沈明姝摸到他后背黏腻的血迹,这才发现他不知何时中了暗箭。"别管我!"他咬牙将天工册塞进她怀中,"带着它去城西铁匠铺,找......"

话音被轰鸣声淹没。沈明姝死死抱着天工册,在尘烟中艰难爬行。当她终于爬出洞口时,只见萧景琰被侍卫团团围住,长剑穿透他的肩胛。"走!"他声嘶力竭的吼声惊飞林间宿鸟,沈明姝转身狂奔,泪水模糊了视线。

三日后,沈明姝扮作男装混在商队中。怀中的天工册还带着萧景琰的体温,而她耳边不断回响着临别前他的话:"若我身死,拿着令牌去天机阁......告诉他们,'凤阙将倾,该清君侧了'。"

镇国公府内,沈明薇跪坐在满地狼藉中,死死攥着沈明姝留下的解药。而皇宫深处,萧景珩把玩着从裴府抄出的半截玉佩,冷笑对沈明薇的密使道:"告诉沈大**,只要她能拿到天工册,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夜色渐浓,沈明姝站在天机阁门前,握紧那枚染血的令牌。阁内烛火通明,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云京。而她,将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让所有背叛者,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