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永寂精选章节

小说:星尘永寂 作者:来了一只大螃蟹 更新时间:2025-09-11

我将余生献给星辰大海的那天,我的兄长们,才终于想起了他们曾亲手折断的那双翅膀。

1为期十五年的深空探索计划“喀戎之门”签署最终确认书的那天,

北陵市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雨。冰冷的雨丝混着寒气,无孔不入。项目总负责人,

我的导师林知行教授亲自将我送到研究院门口,他花白的头发在风中有些凌乱,

语气却一如既往地温和:“三天后启程,一旦进入发射基地,就再没有回头路。小瑾,

若有牵挂,就去好好告个别吧。”我站在街边,任由寒风吹透我单薄的外衣。牵挂?

我曾以为,这个词会是我一生的束缚。最终,我还是掏出手机,拨通了二哥苏青禾的电话。

他是国内知名的青年艺术家,策展人,永远温文尔雅,感性细腻。我想,

二十二年的兄妹之情,就算如今已成一地狼藉,也值得一顿最后的晚餐。电话响了很久,

在他不耐烦地接起前,被我主动挂断了。我怕听到他的声音。深吸一口气,

我拨给了大哥苏清远。他是金融巨子,杀伐果断,永远冷静、永远正确。这一次,

电话几乎是立刻被接通,但传来的却不是他的声音,而是一个怯生生的,

带着几分刻意甜糯的少女音。“是姐姐吗?大哥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呢。”是安影。

那个被我大哥二哥从福利院带回来的女孩,那个占据了我整个家的“妹妹”。

我握着手机的指尖微微泛白,声音尽量平静:“我找大哥。”“可是……大哥说,

任何你的电话,都由我来接。”安影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胜利者的得意,“姐姐,

你又有什么事呀?是不是又没钱了?你放心,我会转告大哥让他给你打钱的。

”羞辱感如潮水般涌来。我强忍着喉间的哽咽,几乎是恳求:“安影,你跟大哥说,

今晚……我想回家吃饭。我来下厨,做他最爱吃的糖醋小排,还有青禾爱喝的松茸鸡汤。

”那是我爸妈还在世时,我们家周末的固定菜单。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随即传来安影轻巧的笑声:“姐姐,你真会开玩笑。

清远哥和青禾哥今晚要陪我去参加一个慈善晚宴,早就说好了呀。”她顿了顿,

语气故作天真:“而且,姐姐你是不是忘了?你上周才被大哥赶出家门,大哥说,

你再敢踏进家门一步,就打断你的腿呢。”我再也说不出一个字。“姐姐?

没别的事我挂了哦,我还要去选晚礼服呢。”电话被挂断了。听着“嘟嘟”的忙音,

我感觉连骨头缝里都在往外冒着寒气。原来,我连最后的告别,都成了一种奢求。

2我终究没有回家。我在学校附近的小公寓里,

将我所有的研究手稿、数据模型、以及父母留下的几件遗物,

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个加密的移动硬盘和一个小小的行李箱。这便是我此生全部的行囊。

剩下的三天,我把自己关在国家天文台的数据库里,做最后的交接工作。直到启程前一晚,

我才惊觉,那天是大哥苏清远的生日。过去那么多年,他的每一个生日,

都是我费尽心思筹办的。从十二岁那年笨拙地学做长寿面,

到二十二岁为他策划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从未间断。可今年……鬼使神差地,

我打开了社交软件。苏青禾的朋友圈在半小时前更新了。一张九宫格照片,

定位在城郊最奢华的半山庄园。照片中央,苏清远坐在主位,面前是巨大的定制蛋糕。

安影穿着漂亮的公主裙,亲昵地依偎在他身边,笑容甜美。苏青禾则站在另一侧,举着酒杯,

眼神温柔地看着他们。配文是:“祝我最好的哥哥生日快乐,愿我们永远是一家。

”而其中一张照片的背景里,我看到了那架熟悉的天文望远镜——施密特-卡塞格林式,

口径203mm,是我攒了三年的奖学金,又求了苏清远半年才得到的十八岁生日礼物。

它曾是我房间的至宝,是我窥探宇宙的眼睛。上个月,

安影“不小心”将一杯可乐泼在了镜片上,又“无意”中撞倒了它。当我发疯似的冲过去时,

只看到一地破碎的镜片和她泫然欲泣的脸。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动手打了她。结果,

换来的是苏清远一记响亮的耳光,和苏青禾失望至极的眼神。“苏微瑾!

你真是越来越不可理喻!为了一台破镜子,你就要逼死她吗?”“滚出去!我不想再看到你!

”如今,这台“破镜子”被修复了,成了他们讨安影欢心的玩具。我看着照片里,

安影正踮着脚,好奇地凑在目镜前,而我的两个哥哥,满眼宠溺地守护在她身旁。那一刻,

我心中最后一点残存的,名为“家”的幻影,彻底碎裂,化为齑粉。我关掉手机,

拉上行李箱,走进了研究院派来接我的专车。车子驶向郊外的秘密发射基地,

窗外的城市灯火渐行渐远,最终在我身后,融合成一片模糊的光晕。再见了,苏清远。

再见了,苏青禾。再见了,我曾用尽全力去爱的,我的家。3喀戎之门,

是**启动的第一个载人深空探测计划。目标是飞越柯伊伯带,抵达太阳系的边缘。

整个任务周期,长达十五年。十五年,与世隔绝,在广袤死寂的宇宙中漂流。归来时,

早已物是人非。我是整个计划的核心算法工程师。我建立的“星图引力弹弓”模型,

能将航行时间缩短近一半,是整个计划得以成立的基石。所以,我必须去。进入基地后,

所有对外通讯都被切断。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最后集训。没有人退缩。我们这支七人团队,

每个人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剩下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发射前夜,

基地破例允许我们每人给家人留下一段十分钟的视频。这段视频,将在我们进入深空轨道,

一切平稳后,由专人送达。队友们大多红了眼眶,对着镜头,说着最后的叮嘱与爱意。

轮到我时,我对着漆黑的镜头,坐了很久。我想起六岁那年,父母因为空难离世。

八岁的苏清远和苏青禾,两个半大的孩子,抱着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我。

苏清远用还带着稚气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微微,别怕。从今以后,大哥是你的天,

二哥是你的地。我们就是你的家。”苏青禾则将他最喜欢的画笔塞进我手里,

哽咽着说:“哥哥会画很多很多星星给你,以后,我们一起去看星星。”他们没有食言。

在我成长的那些年里,他们是最好的兄长。苏清远为我撑起一片天,

苏青禾为我描绘了整个星空。直到四年前,他们带回了安影。

安影是他们大学时一位恩师的遗孤。那位老师曾在一次事故中为救他们而身受重伤,

郁郁而终。这份沉重的恩情,成了安影无往不利的武器。她用眼泪和柔弱,

轻易地击溃了我二十年的亲情。她弄坏我的东西,哥哥们说:“她不是故意的,你让着她点。

”她偷走我的设计稿,哥哥们说:“她只是好奇,你何必咄咄逼人。”她在我解释时,

永远躲在哥哥身后,露出一双惊恐又无辜的眼睛。于是,所有的错,都成了我的错。

视频录制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终,我只是对着镜头,平静地笑了笑。“大哥,二哥。

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实现我们小时候的梦想了。去亲眼看看,

那些我们曾在阳台上一起仰望过的星星。”“不必找我,不必等我。”“从此以后,

山海遥阔,我们,再也不必相见了。”“保重。”说完最后两个字,我亲手按下了结束键。

舱门之外,是拂晓的微光。我们的征途,即将开始。4苏微瑾离开后的第一个月,

苏清远和苏青禾难得地感到了清静。没有了她的争吵、质问和那双永远带着控诉的眼睛,

整个家似乎都变得和谐起来。安影很乖巧,很懂事,她会为苏清远泡好咖啡,

会陪苏青禾看一整晚的艺术电影。她小心翼翼地讨好着他们,

填补着苏微瑾离开后留下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空虚。苏清远以为,

她只是又一次闹脾气离家出走。过不了多久,就会像以前无数次一样,灰溜溜地自己回来。

他甚至有些恶劣地想,这一次,定要让她知道教训,让她彻底断了那些不该有的骄纵。

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苏清远正在主持一场重要的跨国会议,

他的特助神色慌张地敲开了会议室的门,递给他一个由军方加密渠道送来的文件袋。

文件袋上,是刺眼的“最高机密”四个字。苏清远皱着眉打开,

里面是一张薄薄的光盘和一个信封。信封上,是他再熟悉不过的,

清秀而有力的字迹——“兄长亲启”。那一瞬间,一股强烈的不安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当即宣布会议暂停,回到办公室,颤抖着将光盘放进电脑。屏幕亮起,

出现的是苏微瑾那张过分冷静的脸。她坐在一个纯白色的,充满未来感的房间里,

背景里是仪器的微光。“大哥,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