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陷阱精选章节

小说:科研陷阱 作者:足足百丈的沈禹 更新时间:2025-09-06

程远站在实验室的窗前,静静的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手中的咖啡早已凉透,

他的眼睛已经因为连续三天的实验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屏幕上闪烁的数据告诉他,距离突破只差最后一步了。"再调整一下量子隧穿效应的参数,

应该就能解决漏电问题了。"程远自言自语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他的这项研究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国内芯片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手机震动起来,

是陈院士发来的消息:"小程,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一趟,有重要事情谈。

"程远回复了一个"好的",继续埋头于数据之中。

他知道陈院士想谈什么——自从三个月前他的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后,

这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就多次暗示希望他毕业后加入国家实验室。第二天清晨,

程远难得地回宿舍睡了几小时,换上干净的衬衫前往陈院士的办公室。

路过校园的梧桐大道时,他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松本由纪,那个日本交换生,

正站在路边的樱花树下,似乎在等人。程远皱了皱眉,加快脚步。

这个师妹最近几个月频繁出现在他周围,以请教学术问题为由接近他,

直到陈院士亲自出面警告后才消停了一段时间。"小程,进来吧。

"陈院士的声音从半开的门内传出。办公室内,陈院士正在泡茶。

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教授。"程远恭敬地问候。

"坐。"陈院士递给他一杯茶,"你的研究我看过了,非常出色。

如果能够完善最后几个技术节点,将领先国际同类技术至少五年。

"程远谦虚地点头:"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不必谦虚。"陈院士直视他的眼睛,

"我今天找你来,是想正式邀请你毕业后加入国家纳米技术与芯片研究院。

你的才华应该为国家服务。"程远握紧了茶杯。作为孤儿,是国家资助他完成了学业,

他内心一直渴望回报。但就在他准备回答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张明的消息:"远哥,

我和强子在校门口等你,有重要事情商量。"陈院士注意到了他的分心,

宽容地笑了笑:"不急着回答,你还有半年才毕业,好好考虑。"离开办公楼,

程远远远看到校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黑色奔驰,

他的两个死党——张明和李强正靠在车边抽烟。三人从小在孤儿院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远哥!"李强挥手喊道,露出一口白牙,"怎么样,新买的车,帅不帅?

"程远惊讶地打量着车子:"你们哪来的钱?

"张明神秘地笑了笑:"这就是我们要跟你谈的事。上车,边吃边聊。

"三人来到学校附近一家高档餐厅,张明要了个包厢。点完菜后,

李强迫不及待地开口:"远哥,我们创业吧!""创业?"程远一愣。"对!

"张明接过话头,"你这芯片技术一旦成熟,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我和强子这两年认识了不少投资人,只要你点头,资金不是问题。

"李强补充道:"我们三个从小一起长大,你最了解我们。你负责技术,

我们负责运营和资金,三剑客联手,绝对能打造出一个科技巨头!"程远陷入沉思。

他确实信任这两个兄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

是他们偷偷打工帮他凑学费;在他高烧不退时,是他们轮流守在医院照顾他。这份情谊,

他从未忘记。"我需要考虑一下,陈院士今天刚邀请我加入国家实验室。"程远如实相告。

张明和李强交换了一个眼神。"远哥,"张明压低声音,"国家实验室待遇是好,

但限制也多。你的技术如果商业化,价值几十亿都不止。想想看,我们三个孤儿出身,

难道不该抓住机会改变命运吗?""而且,"李强补充,"你照样可以为国效力啊,

公司可以和国家合作嘛。"程远被说动了。当晚,他给陈院士发了一条委婉拒绝的短信,

老人只回复了三个字:"尊重你。"接下来的日子如同梦境。公司很快注册成立,

取名"远明强科技",程远占股51%,张明和李强各占24.5%。

实验室也从学校搬到了市中心一栋写字楼的顶层,设备全是进口的最新款。

创业初期异常艰苦。为了节省资金,三人常常工作到凌晨,吃泡面充饥。

程远全身心投入研究,而张明和李强则四处奔波拉投资、谈合作。

每当程远因实验失败而沮丧时,两个兄弟总会及时出现,带来他最爱吃的牛肉面,

讲些笑话逗他开心。"远哥,你放心研究,外面的事交给我们。"李强常常这样说。

张明则会拍拍他的肩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相信你。"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个月,

直到程远的研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他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与外界隔绝。

直到那个雨夜——程远遇到了一个关键性技术难题,需要请教陈院士。

当他走出实验室打电话时,无意间看到楼下停车场有三个熟悉的身影:张明、李强,

以及一个穿着红色风衣的女人。当那个女人转身时,程远的心猛地一沉——松本由纪。

电话接通了,陈院士的声音传来:"小程?""教授,"程远的声音有些发抖,

"我...我看到张明和李强和松本由纪在一起。"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现在在哪?

""公司实验室。""别惊动他们,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见。"陈院士的语气异常严肃。

挂断电话,程远站在窗前,雨水模糊了窗外的霓虹灯光,就像他此刻模糊的视线。

他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愿相信那个可怕的猜测——他最信任的两个兄弟,

可能背叛了他。第二天,程远如约来到学校附近一家隐蔽的茶馆。陈院士已经在包厢等候,

身旁还坐着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这位是国家安全局的赵处长。"陈院士介绍道,

"他有些情况要告诉你。"赵处长没有寒暄,直接打开一个文件夹:"程博士,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松本由纪是日本松本财团的继承人,同时也是日本某情报机构的线人,

专门负责接近我国高科技人才,窃取技术机密。

"程远的手开始颤抖:"那我的两个朋友...""很遗憾,"赵处长递给他几张照片,

"他们从去年开始就与松本由纪有密切接触。你们的'偶遇'和创业计划,

很可能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照片上,张明和李强分别在不同场合与松本由纪会面,

甚至还有金钱交易。最早的一张,日期竟然是在程远研究突破之前。

"不可能..."程远喃喃道,胸口如被重锤击中,

"他们是我最好的兄弟..."陈院士叹了口气:"小程,国家需要你的技术。

现在收手还来得及,回到国家实验室来。"程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教授,

我需要一周时间。""你要做什么?"赵处长警惕地问。"验证。"程远咬牙道,

"如果他们真的背叛了...我要亲手了结这一切。"回到公司,

程远告诉张明和李强研究遇到了瓶颈,需要延迟一个月才能完成。两人表面上表示理解,

但程远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眼中闪过的焦虑。接下来的日子,

程远故意在实验室制造了几次小事故,声称自己太累需要休息。令他心寒的是,

两个"兄弟"只是敷衍地关心了几句,更多是催促他尽快完成研究。更可疑的是,

公司账目开始出现异常。当程远提出要查看时,

张明以"技术人才不必操心这些"为由搪塞过去。第二十五天,

程远"意外"在公司服务器上发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利用陈院士提供的解密工具,

他找到了大量与松本财团的秘密通信,内容直指技术**和巨额报酬。最令他痛心的是,

文件中明确提到"目标人物(指程远)对两位朋友极为信任,计划进展顺利"。那天晚上,

程远独自站在实验室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泪水无声滑落。二十年的兄弟情谊,

原来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他拨通了陈院士的电话:"教授,我准备好了。"三天后,

程远宣布研究成功。张明和李强欣喜若狂,立即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地点选在了城市最高档的酒店顶层。宴会厅金碧辉煌,香槟塔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程远穿着西装,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张明和李强轮流致辞,

赞美他的天才和三人深厚的友谊,言辞恳切得几乎让程远再次动摇。直到松本由纪的出现。

"程学长,恭喜你。"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红色礼服,款款走来,手中举着香槟杯,

"我一直相信你会成功。"程远冷冷地看着她:"是吗?那你应该也相信我会发现真相。

"宴会厅的气氛瞬间凝固。松本由纪的笑容僵在脸上,张明和李强的表情变得慌乱。"远哥,

你在说什么?"李强试图打圆场。程远没有理会他,直视松本由纪:"松本财团继承人,

或者说,日本情报机构的高级特工?"松本由纪的脸色变了,她放下酒杯,

声音突然冰冷:"程远,既然你已经知道,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技术我们已经拿到,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跟我们走,去日本继续研究,

享受顶级待遇;第二..."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你很清楚背叛组织的下场。""背叛?

"程远冷笑,"真正背叛的人是他们!"他指向张明和李强,两人面色惨白。

松本由纪轻蔑地笑了:"商业社会,各取所需。他们得到了足够的报酬,

而你..."她向前一步,"将得到更多。"程远突然笑了:"你确定拿到的是真的技术?

"这句话如同一枚炸弹,松本由纪的表情瞬间扭曲:"你说什么?"就在这时,

宴会厅的大门被猛地推开,赵处长带领一队安全人员冲了进来:"所有人不许动!

国家安全局!"接下来的场景如同电影——松本由纪试图逃跑被制服;张明跪地求饶,

哭诉自己是被胁迫的;李强则歇斯底里地大喊程远背叛兄弟情谊。程远站在原地,

看着这一切,心如刀割却又异常平静。当赵处长走过来告诉他"干得好"时,

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一个月后,程远正式加入了国家科学院。入职那天,

陈院士亲自带他参观了实验室。"后悔吗?"老教授突然问道。程远望着窗外飘扬的国旗,

摇了摇头:"有些代价必须付出,有些选择必须做出。"他转身面对实验台,

那里摆放着最新的研究设备。国家科学院的白色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楼顶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程远站在大门前,手里捏着崭新的工作证,照片上的他表情严肃,

眼下还有淡淡的黑眼圈。"程博士,请跟我来。

"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引导他进入大楼。电梯直达十八层,

走廊两侧是一间间透明的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忙碌其中。

程远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陌生的面孔,

下意识地评估着可信度——这是那场背叛留给他的后遗症。最里面的办公室门开着,

陈院士正在和几位研究员讨论什么。看到程远,老人脸上露出笑容:"小程,来得正好,

给你介绍一下团队。"五张面孔同时转向他,程远不自觉地绷紧了肩膀。

"这位是王志刚教授,材料学专家;刘芳博士,量子计算方向;周涛,

我们的硬件工程师;林雪,刚从MIT回来的新锐;还有赵工,实验室的资深技术员。

"程远机械地点头致意,目光在林雪身上多停留了一秒——年轻女性,大约二十五六岁,

齐肩短发,眼神明亮。太像了,那种朝气蓬勃的样子,和最初的松本由纪如出一辙。

"程博士,久仰大名。"林雪主动伸出手,

"您在《自然》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量子隧穿效应的论文,给了我很大启发。

"程远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就迅速收回:"谢谢。"声音干涩得像是很久没说过话。

陈院士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拍拍手道:"好了,大家先回去工作。小程,

我带你去你的实验室看看。"专属实验室比程远想象中还要大,设备全是国际顶尖水平。

中央工作台上,一个透明防护罩下摆放着几枚芯片样品。"这是..."程远凑近观察。

"你的'作品'。"陈院士轻笑,"准确地说,是你给松本由纪的那批假芯片中的几个。

"程远猛地抬头:"它们怎么会在这里?""国际黑市上流通的。"陈院士的表情变得严肃,

"赵处长的人截获了这批货。看来,松本财团背后的网络比我们想象的更庞大。

"程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工作台:"假芯片里的标记...""已经被激活了。

"陈院士递给他一份文件,"根据反馈信号,至少有三位国内科研人员接触过这些芯片。

"程远快速浏览着文件,

眉头越皱越紧:"这意味着...""意味着我们内部还有人在泄露技术。

"陈院士叹了口气,"小程,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要你加入。我们需要你的技术和判断力,

来找出这些蛀虫。"程远放下文件,走到窗前。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科学院的布局,

以及远处城市的轮廓。三个月前的那场背叛仍如噩梦般萦绕,而现在,

他又要面对新的猜疑和危险。"我需要完全权限。"他最终说道,

"包括所有可疑人员的背景资料和实验室访问记录。"陈院士点点头:"已经安排好了。

赵处长下午会来和你详谈。"午饭时间,程远独自坐在食堂角落,面前的食物几乎没动。

忽然,一个餐盘放在了他对面的位置上。"介意我坐这里吗?"林雪微笑着问。程远抬头,

下意识地想拒绝,但食堂确实没有其他空位了。他微微点头,继续低头吃饭。"程博士,

我听说您之前是拒绝了MIT的邀请回国的?"林雪似乎不介意他的冷淡。"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