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把糙汉老公卷成首富精选章节

小说:重生七零,我把糙汉老公卷成首富 作者:雨后小清风 更新时间:2025-09-04

第一章穿成恶毒女配头疼。像是被塞进一个生锈的铁罐里,再被人用锤子猛敲。

姜柠睁开眼。土坯墙,黑黢黢的屋顶挂着蜘蛛网,空气里一股土腥味混合着淡淡的霉味。

这不是她的卧室。她的卧室有巨大的落地窗,有智能窗帘,有香薰机里永不停歇的白茶香气。

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涌进大脑。这里是1977年,东北,一个叫靠山屯的地方。

身体的原主也叫姜柠,一个为了回城名额,用计嫁给了退伍军人顾昭的沪市知青。

书里的姜柠,是个标准的恶毒女配。好吃懒做,尖酸刻薄,把婆家搅得鸡犬不宁,

最后在男主顾昭遇到真命天女——也就是原书女主后,被一脚踹开,

冻死在了东北的第一个冬天。而现在,她就是这个姜柠。“操。”姜柠一个字骂出声,

嗓子又干又哑。她撑着身体坐起来,身下的土炕烙得她骨头疼。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一个男人走进来。很高,很壮,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袖口卷到小臂,

露出结实有力的肌肉线条。他的脸部轮廓很深,鼻梁高挺,嘴唇很薄。一双眼睛是墨黑的,

看人时,带着一股子能把人冻住的冷意。这就是她名义上的丈夫,顾昭。书里的男主角,

未来的商业巨擘,现在的……糙汉。顾昭手里端着一个豁口的粗瓷碗,

碗里是半碗黑乎乎的玉米糊糊,上面飘着几根咸菜丝。他把碗重重地放在炕边的破桌上,

发出“砰”的一声。“起来吃了。”他的声音很低,没有情绪。

姜柠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一声。她饿。记忆里,原主因为嫌弃伙食差,

已经闹着绝食一天了。尊严和肚子,她选择肚子。她伸出手去拿碗,指尖碰到碗壁,是温的。

玉米糊糊很粗,拉嗓子。咸菜又苦又涩。姜死死皱着眉,一口一口往下咽。顾昭就站在那里,

一动不动地看着她。他的目光是一种实质性的压力,让姜柠的后背绷得很紧。“我问你,

”顾昭开口,“昨天你和我妹说了什么?”姜柠的脑子快速转动。昨天,

原主因为顾昭的妹妹顾月月不小心打翻了油瓶,掐着顾月月的胳it膊,骂她是赔钱货。

“没说什么。”姜柠决定死不承认。顾昭的眼神更冷了。“她胳膊上的印子,是你掐的。

”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这个男人,观察力敏锐得吓人。姜柠放下碗,抬头看他。

她的脸继承了原主,很漂亮,是那种带有攻击性的明艳长相。此刻配上苍白的脸色,

有一种破碎的美感。“是我。”她干脆承认。她不想按照原主的剧本走。撒泼打滚,

只会让这个男人更厌恶她。顾昭的眉头拧了起来。他没料到她会承认得这么干脆。“我饿。

”姜셔抬头,眼睛直直地看着他,“饿的时候,脾气会变坏。我不是故意的。

”她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把一切归咎于饥饿。顾昭盯着她看了几秒,没说话,转身出去了。

姜柠松了口气,瘫回炕上。第一关,好像过去了。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必须改变。

她不想死。更不想过这种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她要回家。不,她回不去了。

那她就要在这里,活下去,还要活得好。靠自己?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娇气包,

在这七零年代,不出三天就得饿死。唯一的出路,就是身边这个男人。顾昭。书里写,

他两年后会抓住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风口,靠着倒卖电子表赚到第一桶金,

然后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最终成为全国首富。但那个时候,他身边的女人,

已经换成了善良温柔的原书女主。姜柠的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凭什么?既然她来了,

这个全国首富的大腿,她抱定了。不,不是抱大腿。她要亲自把他,卷成首富。

一个只属于她姜柠的首富。第二章生存危机傍晚,顾昭的妹妹顾月月怯生生地进了屋。

她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瘦得像根豆芽菜,头发枯黄,看人的眼神带着惊恐。

“嫂子……吃饭了。”饭桌摆在院子里。桌上是一盆玉米糊糊,一碟咸菜,

还有几个黑乎乎的窝窝头。这就是一家人的晚饭。顾昭已经坐在桌边,他身边的位置空着。

姜柠走过去,坐下。她能感觉到,顾昭的身体瞬间僵硬了一下。以前,

原主是从来不和他们一起上桌吃饭的。顾月月给姜柠盛了一碗糊糊,然后迅速地缩回手,

坐到离她最远的位置。饭桌上,没人说话。只有喝糊糊的吸溜声。

姜柠努力把那难以下咽的东西吃下去。她需要能量,需要体力。“明天开始,你跟我下地。

”顾昭突然开口。“噗——”姜柠一口糊糊差点喷出来。下地?干农活?她这双手,

连个行李箱都没提过。“我不会。”她直接拒绝。顾昭的筷子停在半空,

屋檐下的空气瞬间冷了几个度。顾月月吓得把头埋得更低了。“你嫁到顾家,就是顾家的人。

顾家不养闲人。”顾昭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但每个字都砸在姜柠心上。“我身体不舒服。

”姜柠换了个策略,开始装柔弱。她捂着额头,眉头紧锁,一副随时要晕过去的样子。

这是她以前对付她爸的惯用伎俩,百试百灵。顾昭看着她。他的目光像探照灯,

要把她心里的算盘都照出来。姜柠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但脸上依旧维持着柔弱的表情。

过了足足有半分钟,顾昭才重新拿起筷子。“随你。”他没再坚持。姜柠心里一喜。

看来这招对糙汉也管用。吃完饭,顾昭去了院子角落,借着月光劈柴。斧头落下,

发出沉闷的响声,一下,又一下,带着一股压抑的狠劲。姜柠知道,他心里有火。

她没敢去招惹他,溜回了屋里。躺在冰冷的土炕上,姜柠开始盘算。不下地干活,就没工分。

没工分,就没饭吃。这是一个死循环。靠顾昭一个人养活三个人,太难了。而且,

她不想坐以待毙。她要主动出击。搞钱。可是在这个年代,搞钱是“投机倒把”,是犯罪。

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第二天,姜柠破天荒地早起了。顾昭已经下地去了。

顾月月正在灶台边烧火,看见姜柠,吓了一跳。“嫂……嫂子。”“早。”姜柠对她笑了笑。

顾月去像是见了鬼,手里的烧火棍都掉了。以前的姜柠,只会对她骂骂咧咧。“我出去一下。

”姜柠没多解释,推门走了出去。村子里的路是泥土路,坑坑洼洼。空气里是清新的草木香,

混杂着家禽的粪便味。姜柠按照记忆,往后山走。书里提过一嘴,

原书女主就是靠着在后山采草药,才和顾昭有了最初的交集。她不懂草药,

但她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她记得,小时候奶奶带她去乡下,认识过一种可以吃的野菜,

叫“马齿苋”。这种野菜,生命力极强,到处都是,而且营养丰富。在后山脚下,

她果然找到了一大片马齿苋。她脱下外套,兜了满满一兜,又找了些鲜嫩的蘑菇。回到家,

顾月月还在灶房。姜柠把野菜和蘑菇放在地上。“月月,这个,能吃吗?

”顾月月看着地上的东西,愣住了。“嫂子,这是猪吃的草……”“能吃。”姜柠很肯定,

“你帮我烧火,我来做。”她让顾月月淘米煮饭,自己则利索地处理起野菜和蘑菇。没有油,

她就把野菜和蘑菇焯水,用盐和一点点蒜末凉拌。午饭时,顾昭回来了。

他看到桌上那盘绿油油的凉拌野菜,还有一碗蘑菇汤时,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惊讶。

“你做的?”他问。“嗯。”姜柠点头。他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野菜放进嘴里。很清爽,

带着一丝蒜香,意外的好吃。他又喝了口蘑菇汤。很鲜。这是他这几年来,

吃过最好的一顿饭。他看向姜柠,目光变得复杂。这个女人,到底怎么了?一顿饭,

就这么沉默地吃完了。吃完,姜柠主动收拾碗筷。顾昭没有阻止,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的背影。

他觉得,有什么东西,好像开始不一样了。第三章关系破冰接下来的几天,

姜柠没有再提下地的事,顾昭也没有逼她。她每天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改善伙食。

后山成了她的宝地。她不仅找到了更多的野菜,还发现了一棵野生的山楂树。山楂酸,

直接吃不好吃。姜柠想起了现代的糖葫芦。她让顾月月帮她把山楂洗干净,用竹签串起来。

然后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红糖,熬了糖稀。当第一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做出来时,

顾月月的眼睛都亮了。“嫂子,这是什么?真好看。”“尝尝。”姜柠递给她一串。

顾月月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嘴里爆开。“好吃!”她惊喜地叫起来。

姜柠笑了。她做了十几串,留出两串,剩下的用油纸包好。晚上,顾昭回来,桌上除了晚饭,

还多了那两串红彤彤的山楂串。“这是什么?”他问。“零食。”姜柠言简意赅。

顾昭拿起一串,看了看,没吃。顾月月在一旁小声说:“哥,可好吃了,你快尝尝。

”顾昭这才咬了一口。糖的甜,中和了山楂的酸,口感很奇特。他一个大男人,

不爱吃这些零嘴,但还是面无表情地把一整串都吃完了。吃完饭,姜[柠把顾昭叫到了屋外。

月光下,她把用油纸包好的那十几串糖葫芦递给他。“这个,你明天带到镇上去,

看看能不能卖掉。”顾昭的身体一震。“卖掉?”他的声音陡然变冷,“你想去投机倒把?

”“这不是投机倒把。”姜柠很冷静,“这是用我们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我们没偷没抢。

再说,我们不说,谁知道?”她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顾昭,我们家太穷了。

月月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你想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吗?”顾昭沉默了。他当然不想。

他做梦都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可是……“太危险了。”他沉声说。“富贵险中求。

”姜柠直接抛出四个字,“这点风险都不敢冒,你还想干什么大事?”她的话,像一根针,

扎进了顾昭的心里。干大事。这是他埋在心底,从不敢对人言说的野望。他退伍,

不是因为他不行,而是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他骨子里,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

他看着眼前这个女人。月光洒在她脸上,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她和以前那个只会撒泼哭闹的女人,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被抓到,你知道后果吗?”他问,

这是最后的试探。“知道。”姜柠点头,“所以我才让你去。你人高马大,跑得快。

”顾昭:“……”他竟然无言以对。“卖了钱,我们三七分。”姜柠又说,“我七,你三。

因为主意是我想的,东西是我做的。”她把账算得很清楚。顾昭看着手里的油纸包,

心里五味杂陈。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妻子,有点意思。“我考虑一下。

”他没有立刻答应。姜柠知道,这事有门儿。她转身回屋,留给他一个潇洒的背影。

躺在炕上,姜柠的心跳得很快。这是她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她是在赌。

赌顾昭骨子里的那份不甘心。赌赢了,他们就能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赌输了……她不敢想。

那一夜,姜柠睡得不安稳。第二天一早,她醒来时,顾昭已经不见了。炕边的桌上,

那个油纸包,也不见了。第四章经济起步顾昭是下午才回来的。他进门的时候,

姜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走到姜柠面前,

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被手心汗水浸得有些潮湿的毛票。一毛的,两毛的,五毛的,

还有几张一块的。“都卖了。”他声音很低,“一串卖一毛钱。一共卖了一块五毛钱。

”一块五!姜柠的眼睛瞬间亮了。在这个年代,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干一天活,

也就挣七八个工分,折合下来不到一毛钱。一块五,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半个月的收入!

“厉害啊你!”姜柠没忍住,一巴掌拍在顾昭的胳膊上。顾昭的肌肉很硬,拍得她手疼。

他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搞得浑身一僵,耳根可疑地红了。“按说好的,你七我三。

”姜柠开始分钱。她数出一块零五分,推到自己面前,又把剩下的四毛五分推给顾昭。

“你的。”顾昭看着那四毛五分钱,没动。“你都拿着。”他说,“家里缺东西,你去置办。

”“那不行。”姜柠态度很坚决,“亲兄弟明算账。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笔生意,

规矩必须立好。”她把钱塞进他手里。他的手掌很烫,布满了粗糙的茧子。

顾昭捏着那几张毛票,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

有女人这么条理分明地和他算账,也是第一次,有女人把钱塞给他。“嫂子,哥,

你们在干嘛?”顾月月从门外探进头来。“月月,过来。”姜柠朝她招手。

她从自己那份钱里,拿出一块钱,递给顾昭。“明天你去镇上,扯二尺布,再买点棉花,

给月月做件新棉袄。”顾月月愣住了。新棉袄?她长这么大,穿的都是哥哥的旧衣服改的。

“嫂子,我不要……”她连连摆手。“你嫂子给你的,就拿着。”顾昭开口了,

语气不容置疑。他把钱收下,深深地看了姜柠一眼。那一晚,

顾昭破天荒地主动和姜柠说话了。“镇上的供销社,有人问这糖葫芦还有没有。

”姜柠眼睛一亮:“有市场!”“但是红糖用完了。”顾昭说。“明天用卖糖葫芦的钱,

去买。”姜jitg毫不犹豫,“我们多做点,不止糖葫芦,还可以做别的。”“做什么?

”“山楂糕,炒红果。总之,就逮着这山楂使劲薅羊毛。

”顾昭听着她嘴里冒出的“薅羊毛”这种新鲜词,虽然不懂,但觉得很有道理。“好。

”他点头。这是他第一次,对她的决定,说出一个干脆的“好”字。两人的合作,

就这么秘密地开始了。姜柠负责出主意和**,顾昭负责销售。每天天不亮,

顾昭就带着做好的山楂制品,骑着家里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去镇上售卖。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每天都换一个地方。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从一天一块五,

到一天三四块。家里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改善。饭桌上,不仅有白面馒头,

偶尔还能见到肉末。顾月月的脸上有了肉,话也多了起来。姜柠甚至给自己买了一瓶雪花膏。

但钱多了,麻烦也来了。村里人不是傻子。顾家天天飘出肉香,顾月月穿上了新棉袄,

姜柠这个不下地的知青媳妇,脸色越来越红润。这太不正常了。流言蜚语开始在村子里蔓延。

有人说,顾昭在外面干着偷鸡摸狗的勾当。有人说,姜柠在城里有相好的,偷偷接济她。

最先发难的,是顾昭的堂婶,刘翠花。刘翠花是个典型的农村长舌妇,尖酸刻薄,

见不得别人好。这天下午,她端着个碗,晃悠到顾家门口。“哟,昭家的,

又在吃什么好的呢?”她伸长了脖子往院里瞅。姜柠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床单,闻言,

眼皮都没抬一下。“没什么,就一点咸菜糊糊。”“骗鬼呢!”刘翠花撇嘴,

“我可都听说了,你们家现在天天吃肉。顾昭,你老实跟婶子说,

是不是在外面发了什么横财?”第五章初露锋芒刘翠花的声音又尖又响,

很快就引来了几个看热闹的邻居。姜柠停下手里的活,转过身,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堂婶,

您这话说的,我们家哪有钱吃肉啊。您看我这衣服,都打了好几个补丁了。

”她指了指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哼,谁知道你是不是装的。”刘翠花不信,

“无风不起浪。你们家要是没问题,村里人能乱说?”“那我就不知道了。”姜柠摊手,

一脸无辜,“可能是有些人,自己过得不如意,就看不得别人家安生吧。”她这话,

意有所指。刘翠花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你个小**,你骂谁呢!”她把碗往地上一摔,

就想冲上来撒泼。“住手!”一声冷喝从门口传来。顾昭回来了。他手里提着一个布袋,

脸色黑得能滴出水。他走到姜柠身前,高大的身影将她完全护住。“刘翠花,你想干什么?

”他的声音像是淬了冰。刘翠花被他的气势吓得后退了一步,

但嘴上依旧不饶人:“**什么?我来问问你们家的钱,来路正不正!顾昭,

你别以为你在部队待过两年就了不起,你要是敢干投机倒把的事,我第一个去公社举报你!

”“举报?”顾昭冷笑一声,“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投机倒把了?有证据吗?

”“我……”刘翠花被噎住了,“我没看见,但村里人都这么说!”“村里人?

”顾昭的目光扫过围观的邻居,“谁说的,站出来。”被他目光扫到的人,都纷纷低下头,

不敢吱声。“没证据,就滚。”顾昭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杀气。那是真正在战场上见过血的人,

才有的气势。刘翠花吓得腿一软,屁滚尿流地跑了。看热闹的人,也一哄而散。院子里,

瞬间安静下来。“谢谢。”姜柠从他身后走出来,轻声说。“没事。

”顾昭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以后这种人,不用跟她废话。”“我知道。”姜柠点头,

“但我怕给你惹麻烦。”顾昭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惹麻烦?以前的她,

是家里的麻烦制造机。现在,她却开始怕给他惹麻烦了。他从布袋里,掏出一个油纸包。

“给你的。”姜柠打开,里面是两根麻花,还有一块桃酥。是这个年代,

小孩子最眼馋的零食。“你……”姜柠有些惊讶。“今天卖得好。”顾昭言简意赅地解释。

姜柠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这个男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什么都明白。

他知道她受了委屈,用自己的方式在安慰她。“走,我们进屋。”姜[柠拉着他的袖子,

“我有正事跟你说。”回到屋里,姜柠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刘翠花今天来闹,是个警告。

”她说,“我们的生意,不能再这么偷偷摸摸下去了。规模太小,也赚不了大钱。

”“你想怎么做?”顾昭问。他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现在的信任和依赖。

“我打听过了。”姜柠压低了声音,“上面,好像有新政策要下来了。鼓励个体经营。

”她的消息,来源于那本她穿进来的书。书里写,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改革开放的大幕即将拉开。而现在,是1978年的秋天。风,就要来了。

“我们得抢在所有人前面。”姜柠的眼睛里闪着光,“我们不去镇上摆地摊了,

我们直接租个门面,开个店!”开店!这两个字,在1978年的农村,无异于天方夜谭。

顾昭的呼吸都停滞了。“这……行吗?”“一定行。”姜柠的语气无比坚定,“顾昭,

你相信我吗?”她看着他。她的眼睛很亮,像是有两簇火苗在燃烧。那火苗,

点燃了顾昭心中沉寂已久的野心。他想起了在战场上的日子,

那种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他看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信你。

”第六章抓住风口要在镇上开店,第一件事,就是钱。靠卖糖葫芦攒下的那点钱,

远远不够。姜柠把目光,投向了顾昭。“你以前在部队,有津贴吧?”她问。顾昭点头。

“钱呢?”“都寄回家了。一部分给爹妈修了房子,剩下的,都在我这儿。

”他从床底下的一个木箱子里,翻出一个用布包得整整齐齐的铁盒子。打开铁盒,

里面是厚厚一沓大团结,还有一些零散的票据。“一共三百二十七块。”顾昭说。

这是他的全部家当。三百多块,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够了。”姜柠眼睛发亮,“剩下的,

我们再想办法。”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分头行动。姜柠负责产品研发。她不再局限于山楂,

开始琢磨各种能用农村常见食材**的小零食。爆米花、江米条、红薯干……她的脑子里,

有无数现代小吃的做法。她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在这个时代复刻出来。顾昭则负责去找门面。

他在镇上跑了好几天,终于在最偏僻的一条街上,找到了一个要出租的小瓦房。

房主是个孤寡老头,要价一个月五块钱,一次付一年。一年就是六十块。顾昭咬了咬牙,

租了下来。有了店面,下一步就是装修和置办工具。两人把积蓄花了个七七八八,

才把小店初步收拾出个样子。姜柠给小店取了个名字,叫“甜蜜蜜小铺”。简单,直白,

好记。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开业。但就在开业前两天,出事了。顾昭去县里采购原材料,

回来的路上,自行车坏了。他推着车走了十几里山路,回到家时,天都黑了。

他不仅没买回东西,还发起了高烧。他身体底子好,很少生病,但这次,病来如山倒。

他躺在炕上,嘴唇干裂,脸色烧得通红,一个劲儿地说胡话。姜柠吓坏了。

她用冷水浸湿毛巾,一遍遍地给他敷额头。顾月月在一旁急得直哭。“嫂子,

我哥他……他不会有事吧?”“别怕,有我呢。”姜柠安慰她,但自己的手心也全是汗。

这个年代,没有医院,只有镇上的卫生所。大半夜的,根本找不到医生。

姜柠摸了摸顾昭滚烫的额头,咬了咬牙。她记起书里提过,顾昭有战后创伤应激障碍,

受了**就会这样。而原书女主,是用一种草药治好了他。那种草药,叫“青蒿”。对,

就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那个青蒿。后山,好像有。她拿上镰刀和火把,

对顾月月说:“照顾好你哥,我出去一下。”“嫂子,你去哪儿?”“我去找药。”说完,

她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黑夜里。夜里的后山,阴森恐怖。风吹过树林,发出呜呜的声响,

像鬼哭。姜柠害怕得浑身发抖,但她没有停下脚步。她不能让顾昭出事。这个男人,

是她现在唯一的依靠。他们的店还没开,他们的好日子才刚要开始。她凭着记忆,

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里走。火把的光,只能照亮眼前的一小片地方。她的胳膊和脸,

被树枝划出好几道口子。终于,在半山腰的一处背阴坡,

她找到了那种熟悉的、有着特殊香气的植物。青蒿!她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她拼命地割了一大把,用衣服包好,连滚带爬地往山下跑。回到家,她立刻把青蒿捣碎,

熬成深绿色的药汁。药汁很苦。顾昭在昏迷中,根本喂不进去。姜柠看着他干裂的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