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夜色不及你第3章

小说:外滩夜色不及你 作者:雨夜的风行者 更新时间:2025-09-04

夜晚外滩十八号宴会厅,水晶吊灯折射出刺眼的光芒,苏晚站在宴会厅角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高脚杯边缘。香槟的气泡不断上涌,又无声破裂,像极了她此刻紧绷的神经。

"别紧张。"沈聿川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他今晚穿了一套暗纹西装,领针是一枚微缩的黄铜顶针,"记住我们的计划。"

苏晚轻轻点头,左肩的疤痕在礼服布料下隐隐发烫。这件墨绿色丝绒长裙是沈聿川下午派人送来的,剪裁完美地遮住了她肩上的伤,却遮不住那些过往。

宴会厅中央,苏晴正挽着苏明远的手臂,笑容甜美地向宾客致意。她身上那件镶满水钻的礼服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一把撒向全场的碎玻璃。

"感谢各位莅临苏氏慈善晚宴。"苏明远敲了敲香槟杯,声音洪亮,"今晚我们将公布一个重要项目——重建静安区孤儿院。"

苏晚的手指猛地收紧,香槟杯差点脱手。沈聿川适时地接过她的杯子,指尖在她手腕内侧轻轻一按,无声的安抚。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宣传片,画面里出现破旧的孤儿院建筑。当镜头扫过烧焦的楼梯间时,苏晚突然抓住沈聿川的手腕——那个角度,和她梦中反复出现的场景一模一样。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这个项目的艺术总监。"苏明远向苏晴伸出手,"我的女儿,苏晴**。"

掌声中,苏晴款款走上台,手里拿着一本装帧精美的画册。苏晚的呼吸停滞了——那是她的速写本复印件,每一页右下角都被PS上了苏晴的签名。

"这些是我多年来对老建筑的写生。"苏晴翻开画册,停在《外滩的伤口》那一页,"特别是孤儿院,我始终记得那里的每一个角落..."

沈聿川突然松开苏晚的手,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小型遥控器。

"现在。"他低声道。

舞台后方控制室,苏晚的掌心全是冷汗。她按照沈聿川的计划,趁所有人注意力都在台上时溜进了控制室。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准备好的音频文件,标题是【1999.7.23_录音】。

她的手悬在回车键上方,突然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

"我就知道你会来这儿。"苏晴推门而入,妆容精致的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你以为沈聿川真会为了你得罪苏家?"

苏晚没有回答,余光瞥见电脑屏幕上的进度条——文件已经传输完成。

"他母亲刚和我通过电话。"苏晴走近一步,香水味浓得令人窒息,"沈苏两家的联姻势在必行,而你..."

她突然扯开苏晚的衣领,露出左肩的疤痕:"永远是个冒牌货。"

苏晚猛地按下回车键。

宴会厅的音响突然爆出一阵刺耳的杂音,紧接着是一个男人冰冷的声音:【火势控制住了吗?】

全场瞬间安静。

【放心,苏总。值班室和档案室都烧干净了,没人会发现那些劣质材料...】

苏明远的脸色刷地变白。这分明是他二十年前的声音。

夜风裹挟着黄浦江的水汽扑面而来。苏晚靠在栏杆上,手指颤抖着点燃一支烟——这是她离开苏家后养成的坏习惯。

"第一次见你抽烟。"沈聿川出现在她身后,脱下西装外套披在她肩上,"录音是从值班室废墟里找到的,埋在混凝土下面十年。"

苏晚深吸一口烟,尼古丁暂时稳住了她发抖的手指:"你早就计划好了,是不是?从在工地遇见我那晚开始..."

沈聿川没有否认。他掏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一沓发黄的纸张——孤儿院的值班日志残页,边缘还有烧焦的痕迹。

"火灾当晚,有人看见苏明远从后门离开。"他指着其中一页模糊的字迹,"这个证人十年前移民加拿大,上周刚回国。"

苏晚接过纸袋,一张照片从中滑落——五岁的她和小沈聿川站在孤儿院门口,背后墙上用粉笔画着一栋歪歪扭扭的房子,下面写着"阿川和小晚的家"。

"你记得这个吗?"沈聿川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苏晚看见年幼的自己把一枚硬币塞进男孩手里:【妈妈说这个能许愿!我希望阿川哥哥永远开心!】

宴会厅里突然传来骚动。两人转身,透过玻璃门看见苏晴正歇斯底里地砸东西,而苏明远被几位穿制服的人围住,脸色灰败如纸。

"警察来得比预计早。"沈聿川看了看手表,转向苏晚,"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他伸出手,掌心是那枚刻着沈氏大厦的硬币:"跟我回家,或者..."

苏晚将烟头摁灭在栏杆上,伸手抓住他的领带用力一拽。沈聿川猝不及防地低头,她的唇精准地印在他的嘴角,带着烟草的苦涩和香槟的甜。

"我选讨债。"她松开他,转身走向喧嚣的宴会厅,"连本带利。"

沈聿川站在原地,指尖轻触刚刚被吻过的地方。月光下,他的耳根微微发红。

酒店走廊,苏晚的高跟鞋踩在厚实的地毯上,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她的手机屏幕亮着,显示一条刚收到的短信:【顶层套房见。带证据。】

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她看见沈母站在落地窗前,背影挺拔如松。

"我儿子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沈母没有转身,声音冷得像冰,"但他不知道,当年那批劣质材料,有一半流向了沈氏在建的幼儿园。"

苏晚握紧了手中的牛皮纸袋。

"开个价吧。"沈母终于转身,保养得宜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多少钱能让你离开上海?"

走廊尽头,电梯"叮"的一声打开。沈聿川大步走来,手里拿着一支录音笔:"不必了,母亲。幼儿园的事,我上周就查清楚了。"

他站到苏晚身边,两人的影子在落地窗上交叠:"现在,该谈谈我们的条件了。"

窗外,黄浦江的游轮拉响汽笛,声波震碎了玻璃上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