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春天,豫东平原上的积雪刚刚融化,刘家三兄弟就收拾好行囊,
准备踏上南下的火车。"贤儿,你是老大,要照顾好两个弟弟。
"母亲用粗糙的手掌抹着眼泪,把三个煮鸡蛋塞进刘贤的包袱里。刘贤点点头,
拍了拍胸脯:"妈,您放心,有我在,绝不会让弟弟们吃亏。"老二刘德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踮着脚往村口张望:"哥,拖拉机来了没?听说广州满大街都是高楼,
还有能照出人影的玻璃墙呢!"老三刘勇才十七岁,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兴奋,
他扯了扯身上崭新的的确良衬衫——这是全家特意为他出门买的。"到了广州,
咱们三兄弟要互相照应。"刘贤再次叮嘱道,粗糙的大手分别搭在两个弟弟肩上。
三天两夜的火车旅程,挤在连站脚都困难的硬座车厢里,三兄弟轮流睡觉、看行李。
当广播里响起"广州站到了"时,刘勇第一个跳起来,鼻子贴在车窗上,
睁大眼睛看着窗外逐渐密集的灯光。"哥!你看那楼多高啊!
"刘勇指着白天鹅宾馆的方向惊呼。走出火车站,
三兄弟被汹涌的人潮和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震住了。刘德紧紧攥着装有钱和介绍信的内兜,
刘贤则警惕地环顾四周,生怕和弟弟们走散。"先找个便宜住处。"刘贤带着两个弟弟,
沿着人民南路慢慢走,寻找写着"住宿"字样的招牌。
最终他们在三元里找到一家每晚五块钱的旅社,房间只有一张床,三兄弟只能横着睡,
脚都伸不直。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按老乡给的地址,去建筑工地找工作。
工头是个皮肤黝黑的广东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问:"有力气吗?能吃得了苦吗?
""能!我们农村出来的,啥苦都能吃!"刘贤赶紧回答。就这样,
三兄弟开始了在广州的打工生活。刘贤因为稳重可靠,很快被工头赏识,
安排他做质检;刘德脑子活络,被派去跑采购;刘勇年纪小但力气大,跟着老师傅学砌墙。
工地的生活艰苦而单调。他们住在简易工棚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黑。但三兄弟很知足,毕竟每个月能往家里寄一百多块钱,
这在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第一个打破平静的是刘勇。那是个周日,
他骑着工地的三轮车去给另一个工地送材料,路过中山八路时,
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孩被摩托车刮倒。刘勇想都没想就冲上去扶起女孩和自行车。
"你没事吧?"刘勇用蹩脚的普通话问道。女孩抬起头,刘勇愣住了。她约莫十八九岁,
皮肤白皙,扎着马尾辫,眼睛又大又亮,完全不像他见过的打工妹。"谢谢你,我没事。
"女孩拍拍裙子上的灰尘,突然皱眉,"哎呀,我的样品!"刘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地上散落着几件精致的女装。他赶紧蹲下来帮忙捡,手指碰到柔软的布料时,心跳莫名加速。
"这些衣服真好看。"刘勇红着脸说。女孩笑了:"我在我爸的服装厂做设计,
这些都是新样品。对了,我叫林小梅。"就这样,刘勇认识了林小梅。后来他才知道,
林小梅家的服装厂就在他们工地附近。从那天起,刘勇经常"顺路"去厂门口转悠,
有时能"偶遇"下班的小梅,两人就站在路边聊会儿天。一个月后,
林小梅突然问刘勇:"你想不想来我们厂工作?比工地轻松多了,工资还高。
"刘勇又惊又喜,但随即想到两个哥哥:"我得跟我哥商量商量。"那天晚上,在工棚里,
刘勇把事情告诉了刘贤和刘德。"你小子行啊!"刘德捶了弟弟一拳,
"不但认识了城里姑娘,还能换好工作!"刘贤却皱起眉头:"人家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该不会是...""哥!"刘勇急了,"小梅不是那种人!她说了,厂里正好缺搬运工,
看我人老实才介绍的。"最终,在刘德的怂恿下,刘勇去了服装厂工作。果然如小梅所说,
工作环境比工地好太多,还有固定休息日。更重要的是,他能天天见到小梅了。
刘德也不甘落后。他负责工地采购,经常去附近的菜市场。那里有个卖菜的姑娘叫阿芳,
来自广西,皮肤黝黑但五官清秀,笑起来有两个酒窝。
刘德每次去买菜都要在她摊位多逗留一会儿。"今天空心菜新鲜哦!
"阿芳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招呼道。刘德拿起一把菜,故意问:"这菜怎么有点黄啊?
"阿芳立刻叉腰瞪眼:"哪里黄了?你不要乱讲!我这菜今早才摘的!
"刘德就喜欢看她生气的样子,赶紧赔笑:"开玩笑的嘛,我全要了。"渐渐地,
两人熟络起来。有时收工早,刘德会帮阿芳收摊,用三轮车送她回出租屋。
阿芳则会塞给他几个水果或一包自己做的酸笋。"你为啥对我这么好?
"一次送阿芳回去的路上,刘德忍不住问。
阿芳的脸在夕阳下泛着红晕:"你...你帮我这么多,我回报一下不行啊?
"刘德心跳加速,壮着胆子握住阿芳的手:"那...那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
"阿芳猛地抽回手,跳下三轮车:"谁要做你女朋友!不要脸!"说完就跑进了巷子。
刘德站在原地,既尴尬又失落。但第二天去买菜时,阿芳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招呼他,
还偷偷在他买的菜里多放了一把葱。最让两兄弟意外的是,一向老实巴交的大哥刘贤,
居然也有了情况。工地食堂有个四川来的帮厨王丽,二十出头,个子不高但手脚麻利,
做的回锅肉让工友们赞不绝口。刘贤注意到,每次他去打饭,王丽都会多舀一勺肉给他。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饭量大被看出来了,直到有天他感冒没去上工,
王丽竟端着一碗姜汤找到工棚来。"听说你病了,"王丽把汤递给刘贤,"喝点热的发发汗。
"刘贤受宠若惊,接过碗时不小心碰到王丽的手指,两人都红了脸。
"谢谢...那个...多少钱?"刘贤笨拙地问。王丽噗嗤一笑:"不要钱,快喝吧。
"说完就匆匆离开了。从那天起,刘贤去食堂打饭时总会多停留一会儿,
帮王丽搬米面油或者修理坏掉的桌椅。两人话不多,但每次眼神交汇时,
都有种说不出的默契。三兄弟各自有了心事,但每周日仍雷打不动地在城中村的小饭馆聚会,
点一盘炒牛河、一碟青菜,分享一周的见闻。"哥,你跟王丽姐怎么样了?
"刘勇挤眉弄眼地问。刘贤低头扒饭:"啥怎么样,就是工友关系。""得了吧!
"刘德插嘴,"昨天我还看见你帮她修自行车呢,修了一个多小时!
"刘贤的耳朵红了:"车胎破了,补胎不得花时间嘛...""那你跟阿芳呢?
"刘勇转向刘德。刘德叹了口气:"别提了,上周我亲了她一下,她三天没理我。
""你亲人家了?"刘贤猛地抬头,"你这不是耍流氓吗!
""我喜欢她嘛..."刘德嘟囔着,"后来我道歉了,还给她买了条裙子,她才原谅我。
"刘勇笑得前仰后合:"二哥你也有今天!平时不是挺能的吗?""你小子别得意,
"刘德反击,"你跟那个林小梅,人家城里姑娘能看上咱们打工的?"刘勇的笑容僵住了。
这正是他心底的隐忧。虽然小梅对他很好,但两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小梅高中毕业,
还会说英语;而他连初中都没读完。见弟弟蔫了,刘贤赶紧打圆场:"只要人好,
真心对人家,城里乡下又有什么关系?来,吃饭!"转眼到了1994年春节,
三兄弟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除夕夜,工地放了假,他们邀请王丽和阿芳一起来工棚包饺子。
林小梅回家过年了,刘勇显得有些落寞。"小勇,别垂头丧气的,"阿芳一边擀皮一边说,
"小梅不是说了初五就回来吗?"王丽麻利地包着饺子,突然说:"刘贤,
过了年我想辞掉食堂的工作。""为什么?"刘贤手里的饺子皮掉在桌上。
"我表姐在东莞开了家小吃店,想让我去帮忙。"王丽低着头,
"工资比这里高..."饭桌上突然安静下来。刘德看看大哥,又看看王丽,
恍然大悟:"王丽姐,你是不是在等我哥表态啊?""胡说什么!"刘贤和王丽同时红了脸。
阿芳哈哈大笑:"刘贤哥,你再不开口,媳妇可要跑啦!"在弟弟们的起哄下,
刘贤终于鼓起勇气:"王丽...那个...你能不能别走?
我...我喜欢你..."王丽的眼眶红了,轻轻点了点头。刘德和刘勇欢呼起来,
阿芳则悄悄抹了抹眼角。春节过后,三兄弟的生活有了新变化。
刘贤和王丽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刘德和阿芳也不再躲躲藏藏,
经常一起出现在工友面前;最让人惊喜的是,林小梅从家里回来后,带给了刘勇一个消息。
"我爸说想培养你做销售,"小梅兴奋地说,"他说你人老实可靠,适合跟客户打交道。
"刘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可我什么都不懂啊...""我可以教你啊!
"小梅自然地挽住刘勇的胳膊,"先从认识布料开始..."1995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