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里的烟火第14章

小说:寻常里的烟火 作者:蕙汀 更新时间:2025-08-19

等待的过程是焦灼的,可她说了之后,心里反而很坦然。是非曲直,自有公平正义判断。

每天上班埋头做事,到了下班时间,立即收拾东西回家,不想说三道四,也不想引起误会。

做为一名职场女性,她的韧性和耐性超乎想象,做为一名母亲,这个时候为母则刚,

她深深体会到这个词的份量。回到家,儿子路贡青的状态还是不太稳定,成绩的起伏,

让他一会儿长吁短叹,一会儿唉声叹气,有时还抱着脑袋痛苦。他还是个孩子,

姚芬看到他种种表现,心里说。如果说太多的话,会增加他的焦虑。姚芬每次点到为止,

只是说:“成绩起落很正常,心态要好。”贡青说:“妈,我总觉得我可以,够得上本科,

可又怕考不上。”姚芬给他释压,说:“现在不要去想结果,就一分一分地争取,

把错题本再看一遍,巩固提高。”贡青说:“看了好多遍,还是出错。

”姚芬说:“这就要讲方法,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为了帮助儿子复习,

她自己把那本错题集看了,做了标记,晚上和他一起复习,开始儿子还有抵触情绪,

见妈妈说得很有趣,就跟着学起来。儿子学完还说:“妈,我太依赖你了。

”姚芬说:“学习是枯燥的,有人带总要好些,你需要成长,但需要时间,现在不纠结这些,

把所有的题目弄通做熟,记住。”路贡青说:“好的,妈,你是我最好的私教老师。

夜雨在三月下得悄无声息,玉兰花开得洁白如玉,像一封封寄给春天的花笺,

天地间被热烈的草木感染了,变得桃红柳绿。忽冷忽热的天气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欣然一般十二点睡觉,两三点又醒了,翻来覆去,又起来了两次,妈妈很敏感,

随着她的动静也一直没睡,早上起来弄好早餐,见女儿起来,关心地问她情况,

欣然说:“妈妈,你别管了,我自己调整下就好。”妈妈还想再关心,她洗漱去了,吃完饭,

拿起书包就走了。妈妈还在那里怅惋,辛爸爸说:“没事,以不变应万变。

”妈妈说:“你倒挺省心的。

辛爸爸在门口碰见了老谭谭谨信,老谭见他紧锁眉头,问他怎么了。

辛爸说:“娃儿她妈过于紧张,在家里过于关心,女儿有压抑感。

”老谭以过来人的身份说:“建所,这种要物理隔绝,女儿状态稳定,就不要过多干涉。

”辛爸说:“怎么隔绝,不让她妈回家?”老谭说:“那倒不是,劝她少说或不说,

让女儿先开口,说她感兴趣的话题。”辛爸说:“难做到呀,你家儿子谭博当时在家时,

家里是怎么样的?”老谭说:“她妈本来就有病,吃了药后基本很安静,没啥影响。

”辛爸说:“哦,我们家那位改不了,女儿高考,她也大考一样,我在家都憋屈。

”老谭说:“建所,忍忍,快解放了,守得云开见月明。”辛爸说:“唉,但愿顺顺利利的。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升温,城市的改造日新月异,新的楼盘越修越多,

原来的老破小列入了拆迁之列,瓦台大院也不例外,由于它是单位原来修的集资房,

要改造也要职工代表同意。单位招商引进了开发商,重修宿舍楼提上了议事日程。

可大伙儿都打听了,如果按照目前的市价,有升无降,等面积的补偿有点吃亏,

大家商议着是现金补偿好、还是换新房划算?听说单位要开职代会,合议修房的事儿。

大伙儿都说,要派最能代表职工意见的代表去开会。结果,

谭谨信、路奉盛、辛建所都选上了,杨娟代表她家楚广益参加。

这天,大伙儿聚在山叶香茶楼开会,多年的老邻居了,平常忙,难得聚在一起。喝起盖碗茶,

辛建所第一个说:“我建议,等六月后再开始动工,不然环境很嘈杂。

”路奉盛也说:“同意,不忙在这一会儿。”谭谨信说:“咱们在这儿住了几十年,

还是要做邻居,我们是不拿钱,要换房的。”路奉盛说:“要得,住惯了,我们还想住这儿,

他们说的那些个花园洋房、山水田园式的,都不喜欢,瓦台大院是个风水宝地,旺家旺财,

就住这儿。”老谭说:“后山上那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要清理了,垃圾成堆,

老鼠、蟑螂、苍蝇,飞来跑去,把大院的环境都污染了,那边我在家里还打死一只老鼠,

真够恶心。”路奉盛说:“老小区就是这样,都想改,改起来又很难。后面荒地,

前面摆夜摊的,烧烤炒河粉,闹到半夜不停歇。环境要改善呐,不然留不住人。

”老谭说:“是啊,奉盛,咱们住惯了,舍不得离开,退休了还要一起喝酒、打牌、爬山呢。

”路奉盛说:“对,孩子出去了,咱们几个老家伙还要在这里养老了。”言归正传,

说到正题上,大家意见一致,就是以市场评估价争取住房面积大一些,

不够部分就用现金补差价。杨娟说:“我们家两个孩子,怎么着也要一人一间房。

”老谭说:“广益受得是工伤,工作了一辈子,还倒在了工地上,单位应该考虑考虑。

”辛建所说:“开始商议了,就有希望了,瓦台大院的未来一定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