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学者魂穿废太子历史系副教授李琛在洛阳考察唐代遗址时意外坠崖,
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唐朝,成为被废黜的太子李承泽。他身处冷宫,
从太监王德口中得知自己因"谋逆"被废,生母早逝,朝中无人支持。
李琛利用现代医学知识救治了突发疾病的宫女小翠,获得冷宫下人的初步信任。
他暗中观察发现,负责看守他的太监总管高力与宰相李林甫有秘密往来。
###第二章:冷宫中的谋划李琛适应废太子身份,开始记录重要历史事件时间线。
他发现小翠识字且熟悉宫廷规矩,试探后发现她原是东宫旧人。通过小翠,
李琛了解到当前是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正谋划立寿王李瑁为太子。
李琛假装梦呓说出未来几日长安将发生的小事,全部应验,引起小翠和王德震惊。
高力暗中向李林甫报告废太子"行为异常",李林甫派御史中丞杨慎矜调查。
###第三章:危机与机遇杨慎矜以查案为名搜查冷宫,
李琛利用预知能力当众"预言"三日内将有边关急报。果然吐蕃入侵河西的军报如期而至,
杨慎矜将异常情况密报李林甫。李琛教小翠和王德简单的算术记账法,
大幅提高冷宫物资管理效率。宫中传言废太子得仙人指点,引起部分太监宫女私下拜访。
李隆基听闻传言,派心腹宦官暗中观察。###第四章:初露锋芒李琛设计改良宫廷灯具,
通过王德暗中献给皇帝,引起李隆基好奇。李隆基秘密召见,
李琛以现代经济学知识分析当前财政问题,令皇帝刮目相看。李林甫得知后,
加速推动立寿王为太子的计划。李琛结识了侍卫副统领郭岩,发现他是郭子仪族侄,
暗中建立联系。小翠告诉李琛一个重要消息:武惠妃病重,
这正是历史上她去世的开元二十五年。
###第五章:命运的转折李琛准确预测武惠妃去世日期,
并建议李隆基防范宫中出现"鬼祟",果然阻止了针对皇帝的投毒事件。
李隆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儿子,秘密恢复他部分待遇。李林甫联合高力栽赃李琛诅咒皇帝,
关键时刻小翠冒死呈上李琛改良的农具图纸自证清白。李隆基将高力杖毙,
冷宫看守全部更换。李琛获得每月面见皇帝一次的特权,开始暗中组建自己的小团体。
###第六章:暗中布局李琛通过郭岩结识了几位不得志的年轻将领,
包括后来成为名将的封常清。他利用现代军事知识分析边疆形势,
准确预测安禄山将在次年春季挑衅契丹。李隆基考验诸皇子治国才能,
李琛呈上改革漕运的方案,力压其他皇子。李林甫发现皇帝态度变化,加紧对李琛的监视,
并拉拢杨国忠共同对抗。小翠身份暴露,她实为已故宰相张九龄的孙女,家族被李林甫所害。
###第七章:风云变幻李琛向李隆基揭露杨国忠贪污证据,导致杨与李林甫暂时反目。
他秘密联络被贬江夏的王忠嗣,派人保护这位名将。李隆基允许李琛参与讨论国事,
但暂不恢复太子位。安禄山入朝,李琛当众预言其必反,引起轩然**。
李林甫借机弹劾李琛"离间君臣",李隆基迫于压力将他软禁在十王宅。
小翠冒死传递外界消息,李琛意识到必须加快行动步伐。
###第八章:生死博弈李林甫病重,李琛预测其死期,并秘密收集其罪证。
李隆基开始疏远杨国忠,暗中派宦官调查边镇实情。安禄山加紧谋反准备,
派人暗杀李琛未遂。李琛说服李隆基召郭子仪入朝述职,并密授防御策略。李林甫去世,
杨国忠独揽大权,诬告李琛勾结边将。李隆基半信半疑,命李琛闭门思过。
小翠在传递消息时被杨国忠的人抓获,生死未卜。
###第九章:安史之乱的爆发安禄山起兵造反,叛军势如破竹直指长安,朝廷震动。
李琛呈上事先准备的防御方案,并预言叛军行军路线全部应验。
李隆基在危难之际恢复李琛太子之位,命其监国抗敌。李琛启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
派兵保护粮道,延缓叛军攻势。杨国忠阻挠战略实施,导致潼关失守。李隆基仓皇西逃,
马嵬坡兵变中杨国忠被杀,李琛保护皇帝安全,威望大增。
###第十章:重振大唐李琛建议李隆基退位为太上皇,自己登基为帝,
承诺平定叛乱后还政。他凭借现代军事知识调整战略,重用郭子仪等将领,逐步扭转战局。
李琛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获得民众支持。收复长安后,他拒绝清算投降叛军的官员,
采取宽大政策稳定人心。安史之乱提前一年平定,李琛正式登基,改元"复兴",
开创"后开元盛世"。他立小翠为皇后,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大唐走向不同于历史的新辉煌。
李琛最后的记忆是洛阳城郊悬崖边的那块唐代石碑。作为帝都大学最年轻的历史系副教授,
他为了看清碑文下半部分,冒险探出身子,然后——脚下泥土崩塌。坠落的过程中,
他看到夕阳将天空染成血色,恍惚间碑文上"废太子"三个字在眼前放大。"殿下!
殿下醒醒!"一个尖细的声音钻入耳膜,伴随着轻微的摇晃。李琛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头戴黑色幞头,
身穿褐色圆领袍——典型的唐代宦官装扮。"王德?"这个名字莫名其妙地从他嘴里蹦出来。
老宦官顿时老泪纵横:"老天开眼,殿下终于认得老奴了!"李琛想要起身,
却发现浑身无力。他环顾四周,自己躺在一张硬板床上,屋内陈设简陋,只有一桌一椅,
墙角堆着几个木箱。纸糊的窗棂外,一株老梅探出枯枝。这不是任何影视城的布景。
"我...本宫怎么了?"李琛试探性地改变自称,心跳如鼓。"殿下高热三日不退,
太医署不肯派人,老奴只能用土法子给您降温。"王德用袖子擦着眼角,
"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老奴怎么对得起先皇后啊..."大量陌生记忆突然涌入脑海——李承泽,
大唐皇帝李隆基第三子,生母赵丽妃,开元初年被立为太子,后因"谋逆"被废,
幽居冷宫已近五载。他穿越了,而且穿越成了唐玄宗那个被废杀的太子李瑛的原型人物!
李琛——现在应该叫李承泽了——强忍震惊,挣扎着坐起身:"现在是什么年份?
""殿下您这是..."王德面露忧色,"开元二十四年冬啊。"开元二十四年!
李琛脑中迅速调出历史知识,这是唐玄宗统治的鼎盛时期,但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
李林甫专权,武惠妃得宠,真正的太子李瑛将在明年与另外两位皇子一起被诬陷处死。
"给本宫拿纸笔来。"他必须立刻记下关键历史节点。王德面露难色:"殿下,
冷宫用度缩减,上月笔墨就已用尽..."李承泽皱眉,正欲开口,忽听门外一阵骚动。
"高公公到!"一个身材肥胖的中年宦官昂首而入,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
他连基本的行礼都没有,只是皮笑肉不笑地说:"听闻太子殿下醒了,咱家特来瞧瞧。
"王德卑微地弓着腰:"高公公,殿下刚醒,身子还虚...""滚开!
"高力一把推开王德,眯着眼打量李承泽,"殿下气色不错嘛,看来是装病博同情?
"李承泽冷冷注视这个嚣张的太监,从记忆中认出他是李林甫安插来看管自己的心腹。
"高力,你见了本宫不行礼,是为不敬;擅闯寝殿,是为不轨。"李承泽缓慢而清晰地说,
"按《唐律》,该当何罪?"高力脸色一变,显然没料到一向懦弱的废太子会反击。
他勉强拱了拱手:"殿下恕罪,实在是宰相大人关心您的情况...""宰相?
"李承泽冷笑,"李林甫什么时候有权过问皇家事务了?"高力脸色铁青,正要发作,
忽听外面传来一声尖叫,接着是重物倒地声。一个小宫女慌慌张张跑进来:"不好了!
小翠姐姐突然倒地抽搐!"高力厌恶地挥手:"贱婢发病,抬出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