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人替我爱你

让数字人替我爱你

晓晨视角 著
  • 类别:玄幻 状态:已完结 主角:赵浩然林小雨 更新时间:2025-07-17 23:14

知名网文写手“晓晨视角”的连载佳作《让数字人替我爱你》是您闲暇时光的必备之选,赵浩然林小雨 是文里涉及到的灵魂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但..."他的手指划过机器人胸口的人造皮肤,"它的循环系统能模拟人类体温变化,甚至能'流血'。"赵浩然触碰机器人的手指,……

最新章节(让数字人替我爱你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数据人生国家人工智能研究所三楼的灯光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孤独。

    45岁的赵浩然博士站在量子计算机阵列前,

    全息投影的蓝光在他疲惫的脸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地调整了一下领口那枚纽扣大小的麦克风——这个动作在过去二十年里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语音记录第7320天,2043年11月7日,时间23:49。

    "他对着空气轻声说,声纹识别系统立即在数据库中创建了新的时间戳。

    办公室的智能玻璃感知到语音指令,自动调暗了透明度,将雨声隔绝在外。

    "今日完成神经网络情感层第49次迭代测试,准确率达到93.7%,

    仍未突破人类情感模糊判断的阈值。"墙上64个纳米级摄像头无声运转,

    捕捉着他皱眉时眉心的纹路变化。从2003年读博时起,

    赵浩然就开始执行"人类行为全记录计划"。

    最初只是学术好奇:如果AI能获取一个人足够多的数据,

    是否可以完全复刻这个人的思维模式?后来这个课题变成了他毕生的执念,

    尤其是在妻子成为植物人之后。赵浩然打开私人终端,

    生物识别系统通过视网膜扫描解锁了加密数据库。全息屏展开成360度环绕影像,

    )、情绪反应(愤怒时会先沉默三秒)...最私密的"林小雨专属"文件夹需要双重认证,

    里面存着他给植物**子读诗的每一次停顿和呼吸频率。"赵博士?

    "助理小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伴随着谨慎的敲门声。年轻人手里拿着电子平板,

    医院的红十字标志在黑暗中格外刺眼。"您的体检报告出来了,

    张主任说需要您亲自..."赵浩然接过平板,指纹解锁的瞬间,

    诊断书上"晚期胰腺癌"几个字像刀刻进视网膜。

    医生的手写备注在屏幕上浮动:"已转移至肝脏,预估剩余时间6-12个月,

    建议立即住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平板的金属边框发出轻微的变形声。"谢谢,

    你先回去吧。"赵浩然的声音出奇地平静。等门关上后,他摘下眼镜,

    用袖口擦拭镜片——这个动作被3号摄像头精准捕捉,归类到"压力应对行为"子数据库。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他颤抖的双手。研究所花园里,雨中的樱花树正在凋零。

    赵浩然撑着伞穿过雨幕,

    突然驻足——实习生们正在地下测试场的透明穹顶下调试新一代陪伴机器人。

    机械臂优雅地冲泡着咖啡,完美复刻专业咖啡师手腕的45度倾角。

    雨滴在穹顶外炸开成水晶般的花朵,

    恍惚间他看见二十年前的林小雨在咖啡厅里对他笑:"你连拉花都不会,以后怎么照顾我呀?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雷声中逐渐成形。赵浩然转向医疗区,

    他的皮鞋在水洼中踏出急促的涟漪。病房的灯光永远调在最适合植物人的3000K色温。

    赵浩然轻轻握住妻子的手,

    指腹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婚戒——这枚铂金指环已经十五年没有主动弯曲过了。监控屏幕上,

    林小雨的脑电波依然呈现着无意识的α波震荡,就像被冻结在时光里的蝴蝶。

    "今天李院士又问起我们的研究。"赵浩然用棉签蘸水湿润妻子的嘴唇,

    这个动作重复了5475次,早已形成肌肉记忆。"他永远理解不了,

    真正的人类智能不在算法里,而在..."他的声音哽住了,

    视线落在床头柜上积灰的音乐盒——那是林小雨25岁生日时他送的礼物,

    现在只能由他来替她上发条了。音乐盒叮咚响起《梦中的婚礼》时,赵浩然做出了决定。

    他俯身在妻子耳边低语,

    声音轻得如同二十年前他们在图书馆的初次相遇:"我要做一件疯狂的事,为了你。

    章:最后的计划"未来仿生"实验室的钛合金大门在深夜11点识别出了赵浩然的生物特征。

    走廊的地板随着脚步亮起幽蓝的导引光,像一条通往未知的星河。

    二十年没见的李想正在核心实验区调试一个仿生面部,

    纳米级肌肉纤维在硅胶皮肤下蠕动出诡异的微笑。"老天,看看这是谁。

    "李想的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眼角的鱼尾纹比上次同学会时又深了几分。"凌晨造访,

    该不是来借毕业设计资料的吧?"这个玩笑他们从研究生时代开到现在。

    赵浩然直接走向全息投影台,将自己的研究数据投射到空中。

    无数个微小的赵浩然在光束中重复着日常动作:系领带时总歪向左边,喝咖啡前会吹三下,

    看到悲剧电影时会偷偷揉眼睛..."我想你帮我做个容器。"赵浩然调出癌症诊断书,

    "用这些数据做燃料的容器。"李想的笑容凝固了。他挥手关闭所有显示屏,

    实验室突然陷入黑暗,只有安全出口的绿灯在角落里呼吸。

    "你知不知道去年欧盟通过《数字意识禁令》时烧毁了多少记忆芯片?"他的声音变得严肃,

    "即便技术上可行,伦理委员会也会把你钉在十字架上。"赵浩然没有回答。他打开手机,

    病房监控画面悬浮在两人之间:护工粗暴地翻动林小雨的身体,导致她手臂撞到护栏。

    放大图像能看到已经形成的淤青,在苍白皮肤上像一片枯萎的紫罗兰。

    "上周的护理记录显示,她有27次因**不当导致的不适反应。

    "赵浩然的声音像绷紧的钢丝,"而根据统计,

    植物人平均存活期在专业护理下是8-12年,小雨已经...""够了!

    "李想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唤醒的AI助手发出柔和的警报声。他深吸一口气,

    调出一段尘封的视频:1999年大学迎新会,扎着马尾的林小雨在台上弹吉他,

    台下年轻的赵浩然举着相机傻笑,镜头不时被他的手指挡住一半。

    "记得你们结婚时我说过什么吗?"李想的声音软了下来,"我说你们两个疯子是天生一对。

    "他走向冷藏柜,取出两瓶啤酒——和当年宿舍熄灯后他们偷喝的同款。

    酒瓶相撞的清脆声响中,赵浩然展示了最核心的算法:"记忆共振网络不只是复制行为,

    它能模拟人类最珍贵的非理性部分。"画面跳转到某个深夜,

    醉酒的林小雨把冰淇淋涂在赵浩然脸上,

    而他回应以即兴创作的打油诗——这种毫无逻辑却充满生命力的互动,

    正是现有AI最难企及的部分。"我需要三个月。"李想最终说道,

    同时激活了实验室深处的某个保密项目。防爆门缓缓升起,

    冷雾中浮现出一具近乎完整的人形躯体。"本来是为军方设计的战术仿生体,

    但..."他的手指划过机器人胸口的人造皮肤,"它的循环系统能模拟人类体温变化,

    甚至能'流血'。"赵浩然触碰机器人的手指,

    传感器立即做出反应——指腹纹路竟与他本人分毫不差。

    "皮肤样本是从你发表过的每篇论文上提取的。"李想得意地说,

    "记得《AI伦理季刊》那期你沾了咖啡渍的签名页吗?"凌晨三点,两人签完保密协议时,

    李想突然问:"她知道吗?关于这个计划?"赵浩然望向窗外渐弱的雨势:"法律上,

    我是她唯一监护人。"这句话里的苦涩让李想没再追问。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

    他们已经在争论该保留人类哪些"不完美"的特质——比如赵浩然紧张时会结巴的毛病,

    或者林小雨永远分不清左右的方向感。

    第三章:灵魂的铸造疼痛像一条毒蛇盘踞在赵浩然的腹腔。他吞下止痛药,

    药片黏在食道上的感觉被记录为"服药不适反应第137次"。

    量子计算机的冷却系统发出蜂鸣,投影屏上,

    在重构他2005年4月17日的记忆节点——那天林小雨穿着红色连衣裙在樱花树下转圈,

    花瓣落在她发间的样子美得不真实。"情感模块还是太逻辑化。

    "赵浩然对全息屏那端的李想说,

    同时下意识摸了摸鼻子——这个动作立即被原型机的摄像头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