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闱秘事:秋风中的誓言

宫闱秘事:秋风中的誓言

小雅看风景 著

这是一部古代言情小说,讲述了张丹宋玉瑶李文峰在小雅看风景的笔下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故事。张丹宋玉瑶李文峰天生具备了超乎寻常的天赋,他面临着来自各方势力的追杀和考验。在这个残酷而神秘的世界里,他必须不断成长并寻找真相。宋玉瑶派心腹丫鬟悄悄去了趟县城,打探张丹的消息。丫鬟回来时,脸色古怪:"夫人,那张娘子……如今独自经营着一家茶铺,生意倒……令人屏息以待的结局将震撼你的心灵。

最新章节(宫闱秘事:秋风中的誓言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秋风中的誓言秋风卷着枯叶在石板路上打转,张丹拢了拢单薄的衣衫,

    站在杨府朱红的大门前。三年前那个雨夜,杨平严就是从这里离开的,

    临行前他握着她的手说:"丹儿,待我高中进士,定回来娶你。"茶山的雾气漫上来,

    模糊了张丹的视线。她低头看着手中已经褪色的香囊,

    针脚歪歪扭扭的并蒂莲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绣的。香囊里装的不是寻常香料,

    而是去年清明前最嫩的茶芽,用蜜渍了,封存在锦囊里。"这位姑娘,您找谁?

    "门房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她粗布衣裙上未干的茶渍。"我..."张丹刚要开口,

    忽听得门内环佩叮当。透过半开的门缝,她看见杨平严穿着湖蓝色直裰,

    正扶着一位珠光宝气的**上轿。那**鬓边金步摇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绣着牡丹的裙裾扫过青石台阶,没沾上半点尘埃。"那是..."张丹的手指掐进掌心。

    门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顿时挺直了腰杆:"那是我们家少爷和礼部侍郎家的千金,

    下个月就要完婚了。"他狐疑地皱眉,"姑娘到底有何贵干?"茶山的雾气突然浓了,

    张丹想起十五岁那年的雨季。杨平严的父亲刚过世,债主搬空了杨家最后一张黄花梨案几。

    少年跪在雨里,任凭泥水浸透白衣。是她撑着油纸伞跑去,把攒了半年的茶钱塞进他手里。

    "丹儿..."少年抬起头,雨水顺着他的下颌滴在她手背上,烫得惊人。

    后来她总在灶台边烘干他淋湿的书册,在油灯下替他抄写买不起的典籍。有次他发烧说胡话,

    攥着她的手腕不放:"等我中了进士,给你买金钗罗裙,

    再不用闻这满身茶腥...""姑娘?"门房的催促将她拉回现实。张丹退后半步,

    忽然闻到风中飘来的茶香。是了,今晨她刚焙好新茶,指甲缝里还留着碧螺春的清香。

    她看着自己粗糙的手指,又望望门内飘动的纱帘,突然明白了什么。"我走错门了。

    "她转身时,一片枯叶粘在发间。沿着长街往回走,茶肆里说书人正在讲陈世美的故事。

    张丹驻足听了片刻,竟笑出声来。她摸出怀里已经冷硬的馒头啃着,嚼着嚼着,

    尝到咸涩的味道。城郊破庙的观音像后,还藏着杨平严当年写的婚书。红纸黑字,

    按着两人的手印。那天他蘸着朱砂在她眉心点痣,说这就是洞房花烛。如今朱砂早褪尽了,

    只剩茶山的风记得少年人炽热的誓言。回到茶铺已是黄昏,

    张丹照例将今日卖剩的茶渣铺在竹筛上。暮色中,她忽然抓起一把茶叶按在胸口。

    春茶尖锐的棱角刺着皮肤,就像那年杨平严中举的消息传来时,她心口翻涌的欢喜与不安。

    "张姑娘!"隔壁绸缎庄的老板娘探头进来,"前日你说的明前龙井..."张丹抹了把脸,

    茶叶簌簌落下:"这就给您包起来。"她动作麻利地捆扎青瓷罐,红绳在指尖翻飞如蝶。

    系到第三圈时突然顿住——这是杨平严教她的捆书手法。夜深了,张丹在灯下数铜钱。

    数到第三十七文时,窗外传来马蹄声。她吹灭油灯,在黑暗中听着那马蹄声由远及近,

    又渐渐消失在西边的官道上。茶山的露水重了,打湿窗下那株野山茶。张丹想起及笄那年,

    杨平严偷摘了这山茶插在她鬓边,被她娘举着扫帚追了半座山。如今山茶年年开,

    摘花人却再不会来了。第二章:茶铺劫难杨平严大婚后的第三个月,

    尚书府千金——如今的杨夫人——宋玉瑶,在整理丈夫的书房时,

    无意间翻到了一只褪色的香囊。香囊的针脚歪歪扭扭,绣的是并蒂莲,

    早已被岁月磨得模糊不清。可当她捏了捏,里面竟还有东西——几片干枯的茶叶,轻轻一捻,

    便碎成了粉末。她怔住了。杨平严向来不喜饮茶,府上备的茶叶也多是待客之用,

    他从不随身携带。可这香囊,却像是被人摩挲过无数次,边缘都磨出了毛边。"这是谁的?

    "她轻声问自己,心里却已经有了答案。——张丹。那个茶农的女儿,

    那个杨平严曾经青梅竹马的女子,那个……他至今仍藏在心底的人。宋玉瑶攥紧了香囊,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早该想到的。新婚之夜,杨平严醉得不省人事,

    嘴里却喃喃念着一个名字:"丹儿……"她当时只当是醉话,可如今想来,

    那分明是刻进骨子里的执念。她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牡丹,

    忽然觉得刺眼。她宋玉瑶,堂堂尚书之女,竟比不过一个乡野村妇?几日后,

    宋玉瑶派心腹丫鬟悄悄去了趟县城,打探张丹的消息。丫鬟回来时,脸色古怪:"夫人,

    那张娘子……如今独自经营着一家茶铺,生意倒是不错。""她可有婚配?"宋玉瑶冷声问。

    "没有。"丫鬟摇头,"听街坊说,她曾嫁过人,后来和离了。"宋玉瑶冷笑一声。和离?

    怕是根本就没嫁出去吧!她沉吟片刻,忽然笑了:"去,备一份礼,

    明日我要亲自去会会这位张娘子。"丫鬟一惊:"夫人,这……不妥吧?""有何不妥?

    "宋玉瑶抚了抚鬓边的金步摇,笑意不达眼底,"夫君的故人,我自然该好好'照拂'。

    "次日,宋玉瑶乘着一顶素轿,悄悄到了张丹的茶铺。铺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木架上摆着各式茶罐,青瓷白釉,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张丹正低头捆扎一包茶叶,

    手指灵活地翻飞,红绳在她指尖绕出漂亮的结。宋玉瑶站在门口,静静看着她。

    张丹似有所觉,抬头望来,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皆是一怔。

    宋玉瑶今日特意穿了素雅的衣裙,

    可通身的气度却掩不住——那是从小在锦绣堆里养出来的矜贵。张丹只看了一眼,

    便猜到了她的身份。"这位夫人,想买什么茶?"她平静地问,手上动作未停。

    宋玉瑶微微一笑,缓步走进茶铺,指尖轻轻抚过茶罐:"听闻张娘子的茶,回味甘甜,

    特来尝尝。"张丹不语,只是取了一盏新茶,斟了七分满,推到她面前。宋玉瑶端起茶盏,

    轻轻嗅了嗅,忽然道:"这茶……有股旧日的味道。"张丹抬眼看她。

    "就像……"宋玉瑶抿了一口,笑意更深,"就像某些不该留的旧物,早该扔了,

    却偏有人舍不得。"张丹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淡然一笑:"茶如人生,苦尽甘来,

    夫人若不喜欢这味道,换一种便是。"宋玉瑶盯着她,忽然从袖中取出那只香囊,

    轻轻放在桌上:"张娘子可认得此物?"香囊陈旧,却依稀能看出当年的模样。

    张丹目光一颤,却很快恢复平静:"不认得。""是吗?"宋玉瑶轻笑,

    "可我夫君却将它藏了多年,连我都不让碰呢。"张丹沉默片刻,忽然伸手将香囊拿起,

    轻轻一抖——里面的茶末簌簌落下,散在桌上,像一场无声的雪。"现在,它什么也不是了。

    "她淡淡道。宋玉瑶眯起眼,忽然觉得眼前这女子,远比她想象的难对付。回府后,

    宋玉瑶坐在妆台前,久久不语。丫鬟小心翼翼地问:"夫人,那张娘子……""她必须消失。

    "宋玉瑶冷冷道。她不在乎杨平严心里有谁,可她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她的地位。那张丹,

    看似淡泊,可那双眼睛……分明还藏着情。若有一天,杨平严权势稳固,

    不再需要尚书府的扶持,他会不会回头去找她?宋玉瑶不敢赌。

    她抚着小腹——那里还没有动静,成婚数月,杨平严虽对她相敬如宾,却极少亲近。

    若她迟迟无子,而张丹又始终未嫁……她猛地攥紧手中的梳子,木齿深深陷进掌心。"去,

    找几个可靠的人。"她低声吩咐,"我要那张丹……再也卖不了茶。"几日后,

    张丹的茶铺遭了贼。不是普通的偷窃——铺子里的茶叶被尽数毁去,茶罐砸得粉碎,

    连灶台都被捣毁。更可怕的是,有人在她的水缸里下了药,第二日来买茶的客人饮了茶后,

    纷纷腹痛不止。一时间,流言四起。有人说张丹的茶不干净,有人说她得罪了人,

    还有人说……她勾引有妇之夫,遭了报应。张丹站在一片狼藉的铺子里,面无表情。

    她知道是谁做的。那日宋玉瑶临走时,曾回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像毒蛇盯上了猎物。

    她缓缓蹲下身,捡起一片碎瓷,锋利的边缘割破了她的手指,血珠滴在残茶上,

    晕开一片暗红。"杨平严……"她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忽然笑了。

    当年那个在雨里发誓不负她的少年,如今却成了她灾祸的源头。当夜,

    张丹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一把火烧了茶铺。火光冲天时,她头也不回地走向后山,

    身影渐渐隐入夜色。远处,杨府的阁楼上,杨平严站在窗前,望着那冲天的火光,

    手中的茶盏"啪"地摔在地上,碎成数片。"大人!"小厮慌忙进来,"可是烫着了?

    "杨平严恍若未闻,只是死死盯着远处的火光,脸色惨白。他知道,那是张丹的茶铺。

    他也知道,是谁逼走了她。他缓缓闭上眼,胸口像是被人生生剜去一块,疼得窒息。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