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月映危局残月如钩,斜挂在乌云密布的夜空,
大胤王朝的都城临安笼罩在一片阴森的氛围中。青石板路上积着薄薄的寒霜,更添几分寒意。
沈清月身着一袭夜行衣,蒙着黑巾,像一只灵巧的黑猫,在屋顶间无声穿梭。
她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盯着前方那座阴森的建筑——天牢。十五年前,
清风门惨遭灭门,满门上下一百三十七口人,一夜之间横尸遍野。
唯有年幼的沈清月被师父拼死救出,才得以保全性命。这些年来,她隐姓埋名,苦练剑术,
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查出幕后黑手,为亲人报仇雪恨。而今日,她冒险潜入天牢,
正是为了取回师父临终前托付给她的重要线索——一块刻有特殊图案的玉佩。
天牢四周守卫森严,火把将城墙照得通明,巡逻的士兵步伐整齐,每隔一刻钟便会巡视一遍。
沈清月躲在暗处,仔细观察着守卫的巡逻规律。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空隙,
身形一闪,如鬼魅般翻过了高高的城墙。落地的瞬间,沈清月屏住呼吸,借着阴影的掩护,
朝着关押重犯的牢房摸去。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腐臭的味道,老鼠在墙角乱窜,
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沈清月皱了皱鼻子,强忍着不适,继续前行。
就在她即将到达目的地时,一阵低沉的对话声传入耳中。沈清月心中一紧,
连忙躲在一根石柱后面。透过缝隙,她看到前方的牢房里,
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正背对着她,手里拿着一卷文书,声音冷冽如冰:“说,
清风门当年与逆党究竟有何关联?”沈清月心中猛地一震,清风门?
这个男人怎么会知道清风门?她的目光落在那男子身上,只见他身姿挺拔,
腰间挂着一枚精致的玉佩,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光。尽管看不清他的面容,
但那周身散发出来的压迫感,却让沈清月不寒而栗。“大人,
小人真的不知道……”牢房里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恐惧。“不知道?
”玄衣男子冷笑一声,手中的文书狠狠甩在地上,“三日前,
有人在城西破庙看到你与清风门余孽接触,你当本相是傻子不成?”沈清月心中大惊,
原来此人竟是当朝丞相裴明昭!传闻中,裴明昭手段狠辣,雷厉风行,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也是朝堂上人人畏惧的存在。没想到今日,竟在此处撞见了他。“大人饶命啊!
小人只是偶然路过,真的没有……”囚犯的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是一声痛苦的闷哼。
沈清月咬了咬牙,心中犹豫起来。她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玉佩,本不该多管闲事。
但听到裴明昭提到清风门,她又忍不住想要探听更多消息。就在她犹豫之际,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沈清月心中一惊,想也不想,手中的软剑瞬间出鞘,
反手一剑刺向身后。只听“叮”的一声,火星四溅,沈清月的剑被来人用匕首挡住。
她借着微弱的光线,看清来人是一名狱卒,显然是发现了她的踪迹。“什么人?
”狱卒大声喊道,声音在寂静的牢房中格外刺耳。沈清月心中暗叫不好,知道已经暴露,
当下也不再隐藏,身形一闪,朝着关押师父遗物的牢房冲去。然而,她刚跑出去没几步,
就被一道黑影拦住了去路。抬头一看,正是裴明昭。此时的裴明昭终于转过身来,
沈清月这才看清他的面容。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紧抿,五官精致得如同刀刻一般,
只是那眼神冷得仿佛能将人冻结。“大胆狂徒,竟敢擅闯天牢!”裴明昭冷冷地说道,
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沈清月握紧手中的软剑,警惕地看着他:“裴丞相,
小女子只是来取一样东西,取完便走,还请丞相行个方便。”“哦?”裴明昭挑眉,
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天牢里的东西,哪一样不是朝廷之物?你说取就取?”话音未落,
裴明昭手中的长剑已经出鞘,朝着沈清月刺来。沈清月侧身一闪,手中软剑灵活地舞动,
与裴明昭的长剑相交。两人你来我往,招式凌厉,转眼间已交手了数十回合。
沈清月虽剑术高超,但裴明昭身为丞相,武艺也绝非泛泛之辈。一番激战下来,
沈清月渐渐感到体力不支。而此时,四周的守卫也纷纷围了过来,将她团团围住。
沈清月心中焦急,知道再拖延下去,自己必将落入敌手。她瞅准一个机会,虚晃一剑,
趁着裴明昭闪避的瞬间,转身朝着牢房冲去。在守卫们的惊呼声中,
她顺利地找到了师父的牢房,从墙角的暗格里取出了那半块玉佩。然而,
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开时,裴明昭已经追了上来。沈清月来不及多想,手中的玉佩不小心滑落,
掉在了地上。她弯腰去捡,却被裴明昭抢先一步拾起。
“这玉佩……”裴明昭看着手中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沈清月心中大急,
想要夺回玉佩,却被裴明昭反手扣住了手腕:“说,这玉佩从何而来?与清风门有何关系?
”沈清月咬牙,奋力挣扎:“放开我!那是我的东西!”裴明昭却不为所动,
眼神愈发冰冷:“不回答本相的问题,你今日休想离开天牢。”就在两人僵持之际,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大人,江湖上有人趁乱劫狱,
我们快顶不住了!”裴明昭脸色一变,犹豫了一下,
最终还是松开了沈清月的手腕:“今日暂且饶过你,下次别再让本相碰到。
”沈清月也不废话,趁着裴明昭转身指挥守卫的间隙,身形一闪,消失在了夜色中。
她的心中既庆幸又担忧,庆幸自己拿到了玉佩,担忧的是裴明昭似乎对清风门有所了解,
而自己与他的交集,恐怕才刚刚开始。回到藏身之处,沈清月取出玉佩,仔细端详。
这半块玉佩上刻着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与她记忆中母亲佩戴的玉佩一模一样。她知道,
这玉佩一定是解开清风门灭门之谜的关键。与此同时,天牢内,
裴明昭看着手中的另一半玉佩,眉头紧锁。他想起了十五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谋逆案,
想起了失踪的好友,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测。看来,这个神秘的女子,
他一定要查个清楚……第二章:暗潮生情临安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
“沁香楼”的招牌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二楼雅间的雕花窗棂半开着,沈清月系着粗布围裙,
端着青瓷茶盏的手微微发颤。三日前在天牢死里逃生的惊险画面仍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而此刻,那个令她心悸的男人——裴明昭,就坐在她面前的檀木桌旁。“新来的?
”裴明昭修长的手指叩击桌面,玄色锦袍袖口绣着暗金云纹,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他垂眸看着茶盏中浮沉的碧螺春,漫不经心地开口,声音却让沈清月后背渗出冷汗。
沈清月福了福身,刻意压低嗓音:“回大人的话,小的前日才来当杂役。
”她余光瞥见裴明昭腰间晃动的玉佩——正是那日在天牢与她手中半块契合的物件。
师父临终前说过,这玉佩是打开清风门密室的钥匙,而密室里藏着灭门真相的关键证据。
“倒茶。”裴明昭突然抬眼,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沈清月刻意用炭灰抹黑的脸。
沈清月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溅在虎口,她强忍着刺痛,将茶盏稳稳放在桌上。就在这时,
楼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瓷器碎裂的声响。“有人闹事!
”跑堂的小厮慌慌张张冲上楼。沈清月心中一动,
想起昨夜收到的江湖密信——有人要在沁香楼制造混乱,抢夺裴明昭随身携带的密函。
她不动声色地握紧藏在袖中的软剑,余光瞥见裴明昭的贴身侍卫已经按上了剑柄。
“丞相小心!”沈清月突然大喊一声,同时扑向裴明昭。一道寒光从窗外疾射而来,
正是一枚淬了毒的暗器。裴明昭神色微变,本能地揽住沈清月的腰旋身避开。
暗器擦着沈清月的发梢钉入身后的木柱,发出“嗡”的一声轻响。“护驾!
”侍卫们抽刀的声音此起彼伏。沈清月被裴明昭按在怀中,能清晰感受到他剧烈的心跳。
檀香混着淡淡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她这才发现裴明昭的手臂被暗器划破了一道口子。
“大人受伤了!”沈清月惊呼,伸手去解腰间的汗巾。裴明昭却猛地推开她,
动作带着几分不自然:“无妨。”他用帕子按住伤口,目光扫过窗外早已消失的黑影,
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经此一事,沈清月成功引起了裴明昭的注意。三日后,
她被调入丞相府做丫鬟,负责每日为裴明昭整理书房。书房里摆满了线装古籍,
沈清月在整理时,偶然发现一本泛黄的手记,扉页上赫然画着与清风门相似的凤凰图腾。
“看什么?”身后突然传来低沉的声音。沈清月手忙脚乱地将手记塞回书架,
转身时却撞进一片冰凉的怀抱。裴明昭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单手撑在书架上,
将她困在方寸之间。“没、没看什么……”沈清月的脸涨得通红,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裴明昭。他眼尾有颗朱砂痣,在冷白的皮肤上格外醒目,
睫毛投下的阴影随着呼吸轻轻颤动。裴明昭的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
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沈姑娘,装聋作哑可不是个好习惯。”他突然伸手,
指尖擦过沈清月脸颊,将沾着的墨渍抹去。沈清月浑身僵硬,连呼吸都屏住了。
就在气氛变得微妙时,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声:“大人,城西发生命案,
死者身上有清风门的标记!”裴明昭的神色瞬间冷下来,收回手时,
衣袖扫落了书架上的一本账簿。沈清月弯腰去捡,却发现账簿夹层里藏着半张泛黄的地图,
上面用朱砂圈出了清风门旧址的位置。“跟本相去一趟。”裴明昭接过账簿,
语气不容置疑。马车在青石板路上颠簸前行,沈清月坐在裴明昭对面,
看着他专注地查看案宗。晨光透过车帘的缝隙洒在他脸上,
为那冷硬的轮廓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大人,您为何对清风门如此执着?
”沈清月终于忍不住开口。裴明昭翻页的动作顿了顿,眼神变得幽深:“十五年前,
本相的挚友在清风门灭门案中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我发过誓,一定要查出真相。”沈清月心中一震,原来裴明昭追查清风门,
竟也怀着这样的执念。马车停在城西的破庙前,血腥味扑面而来。死者是一名中年男子,
胸口插着一把刻有凤凰纹的匕首——正是清风门的标志。“此人是黑市商人,
半月前曾与清风门余孽有过交易。”仵作回禀道。裴明昭蹲下身查看尸体,
突然发现死者手中紧握着半块玉佩,与沈清月那日在天牢掉落的玉佩材质相同。“大人!
”沈清月脱口而出,又慌忙捂住嘴。裴明昭抬头看向她,
目光如炬:“沈姑娘对玉佩很感兴趣?”他将玉佩放在沈清月面前,
“不如帮本相解开这个谜团?”沈清月看着那半块玉佩,心跳如擂鼓。她知道,
这是个接近真相的机会,却也可能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裴明昭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脸上,
带着几分试探,几分期待。“小女子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沈清月福了福身,
伸手接过玉佩。指尖相触的瞬间,她感受到裴明昭掌心的温度,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
而裴明昭看着她认真研究玉佩的侧脸,眼底的防备不知不觉间融化了几分。暮色渐浓时,
两人回到丞相府。沈清月正要告退,裴明昭突然叫住她:“明日辰时,来书房找本相。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沈清月点头应下,转身时,
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月光透过窗棂洒进书房,裴明昭摩挲着手中的半块玉佩,
想起沈清月在查案时灵动的眼神,心中泛起一阵涟漪。他知道,这个神秘的女子,
或许就是解开十五年前谜题的关键。而他与她之间,也不再仅仅是追查与被追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