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3:弃村花,娶绝美女知青

重生73:弃村花,娶绝美女知青

鱼游鱼 著
  • 类别:重生 状态:连载中 主角:周既明苏海棠 更新时间:2025-05-13 20:34

《重生73:弃村花,娶绝美女知青》这本书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鱼游鱼虽然没有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周既明苏海棠。小说精选:最让他得意的是墙角那口樟木箱子,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四千块钱和三条小黄鱼。“周大海要是知道棺材本都被我顺走了,怕是要气吐血。……

最新章节(第1章)

全部目录
  • 众人齐刷刷扭头。

    站台边上,那个蓝布衫同伙正冲火车咧嘴笑,手里晃着刘建军的皮鞋和王红梅的花衬衫!

    “我的鞋!”刘建军差点从窗户跳出去。

    可火车已经“况且况且”开动了,越开越快。

    王红梅一**坐地上,嚎得比死了亲爹还惨:“我的相亲衬衫啊!”

    周既明倒也不管,“咔嚓”捏碎个核桃,把仁儿递给苏海棠:“吃点核桃补补脑。”

    刘建军红着眼冲过来:“你赔我皮鞋!”

    周既明眼皮都不抬,随手又捏碎个核桃。

    坚硬的核桃壳在他手里跟饼干似的,“咔吧”一声碎成渣。

    刘建军咽了口唾沫,默默退后两步。

    不好惹,这人不好惹......

    两个人哪里还敢多话,坐在自个儿座位上,愁眉苦脸。

    火车“况且况且”继续往前开,车厢里的气氛渐渐活络起来。

    “唱个歌吧!”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咱们都是去建设农村的,得有点精神气儿!”

    “对!唱《我们走在大路上》!”

    “唱《东方红》!”

    几个知青带头起了调,很快,整个车厢都跟着哼唱起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歌声嘹亮,连带着刚才还蔫头耷脑的刘建军和王红梅也不得不跟着张嘴,只是脸色比苦瓜还难看。

    周既明没跟着唱,只是靠在窗边,看着外面掠过的田野。

    冬日里盖了一层厚厚的雪,把绿野裹了层银装,偶尔抬头望一眼火车,又继续低头忙碌。

    时间一点点过去。

    “呜——“

    火车长鸣一声,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向阳大队到了!”乘务员扯着嗓子喊:“知青同志们,拿好行李,准备下车!”

    车厢里顿时热闹起来,大伙儿手忙脚乱地收拾包袱,你推我挤地往车门涌。

    刘建军和王红梅挤在最前面,生怕慢一步就要被落下似的。

    周既明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把军用水壶往肩上一甩,冲苏海棠扬了扬下巴:“走吧,看看咱们要待的地方长啥样。”

    车门一开,寒意扑面而来。

    站台上,几个裹着厚袄子生产队干部正举着牌子,扯着嗓子喊。

    “向阳大队的知青!这边**!”

    “黑土沟的!黑土沟的过来!”

    远处,几个流鼻涕的小孩好奇地张望,见有人看过来,又嘻嘻哈哈地跑开。

    十七八个知青拖着行李去**。

    众人都叽叽喳喳的,显然是头一遭下乡,还有些不适应。

    “都站好了!”一声洪亮的吼声震得雪地都颤了颤。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走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棉袄,腰间扎着一条宽皮带,脚上的翻毛皮鞋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

    这人约莫四十出头,一张国字脸被北风吹得通红,浓眉下一双虎目炯炯有神。

    “我是向阳大队党支部书记兼生产队长赵德贵!”

    他站得笔直,声音洪亮得像是要把知青们的耳朵震聋。

    “1965年,在珍宝岛打过老毛子!1969年退伍回乡搞建设!”

    知青们顿时肃然起敬,有几个男知青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刘建军更是往前挤了两步,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

    赵德贵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众人:“你们都是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建设农村的知识青年!”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话可不是让你们来享福的!”

    他从兜里掏出一本红宝书,郑重其事地举在胸前:“到了向阳屯,就要守向阳屯的规矩!”

    “第一,要听党的话,跟党走!第二,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不准偷奸耍滑!第三,要艰苦朴素,不准搞资产阶级享乐主义那一套!”

    “知道你们是城里娃,下乡苦,不适应!”

    “但既然来了!就得想办法做好办好!别想着是来享福挣工分的!”

    说到这里,他特意瞪了一眼几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女知青。

    那几个姑娘顿时缩了缩脖子。

    周既明站在人群最后,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赵队长,倒是个实在人。

    “咱们向阳屯虽然比北大荒强点,但条件还是很艰苦的!”赵德贵继续说道。

    “冬天要修水利,春天要抢种,夏天要抗旱,秋天要抢收!一年到头没个闲时候!“

    “看见那片地没有?开春就要种玉米,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叫‘汗滴禾下土’了!”

    刘建军突然举手:“报告队长!我们一定好好干!绝对不给组织丢脸!”

    赵德贵点点头:“有这个觉悟很好!但是光说不练假把式!”

    他看了看手表。

    “现在都跟我去知青点安顿!”

    “上车!”

    军绿色的解放卡车“突突”地发动起来,知青们你推我挤地往上爬。

    周既明最后一个上车,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

    苏海棠犹豫了一下,也跟了过来,在他旁边坐下。

    卡车在积雪的土路上颠簸前行,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远处,几间低矮的砖瓦房渐渐出现在视野里,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

    “到了!”赵德贵跳下车:“男左女右,五人一间!被褥自己铺,炉子自己生!”

    “明天不用上工,可以去县城自由采购,熟悉一下乡里的环境。”

    “就这一天忙里偷闲的时间,大家伙好好珍惜。真开工后,就没时间了!”

    刘建军第一个冲进宿舍,抢占了最靠近炉子的位置。

    等周既明慢悠悠地走进去时,只剩下门口漏风的角落了。

    “哟,周同志来啦!”刘建军阴阳怪气地说;“这位置多好,通风!适合你这种‘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王红梅也跟着帮腔:“就是,咱们得照顾照顾新同志嘛!听说城里人都喜欢新鲜空气!”

    周既明扫了一眼自己的铺位。

    木板床上连稻草都没铺,窗户缝里呼呼地往里灌冷风。

    他面无表情地把空布袋子往床上一扔,转身就往外走。

    “哎哟,这就走啦?”刘建军在后面嚷嚷:“你的‘贵重物品’可别被人偷了啊!要不要我帮你看着?”

    周既明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嘴角却微微扬起。

    他的东西都在灵泉空间里,这个破布袋子,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

    周既明三步并作两步追上赵德贵,从兜里摸出包大前门递过去:“赵队长,借一步说话。”

    赵德贵眉毛一挑,接过烟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哟,带过滤嘴的?你小子有点门道啊!”

    “队长,我想租个单独的房子住。”周既明开门见山:“您看知青点那大通铺,我睡觉打呼噜能震塌房梁,怕影响其他同志休息。”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