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剧后,我踹了情节线娶了白月光

穿剧后,我踹了情节线娶了白月光

易中山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刘大壮林郁郁 更新时间:2025-09-13 14:56

虐心十足的短篇言情小说《穿剧后,我踹了情节线娶了白月光 》,讲述主角刘大壮林郁郁的爱恨纠葛,作者“易中山”倾力创作而成,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来了来了。”刘大壮应着,赶紧穿上鞋,快步走出房门。院子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小院,土坯墙,院子里堆着柴火,角落里拴着一只老母……

最新章节(穿剧后,我踹了情节线娶了白月光第3章)

全部目录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二年春天。

    刘大壮的蔬菜生意越做越好,不仅供应镇上的饭店,还联系上了县城的几家单位食堂,每天都能稳定出货。他的小杂货摊也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糖果、小玩具,生意红红火火。

    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刘大壮在村里的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看他,要么是鄙夷,要么是同情,现在却多了几分敬畏和羡慕。就连刘富在村里说话,腰杆都比以前挺得更直了。

    但刘大壮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知道,现在的政策还不稳定,低调才能长久。他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每天下地干活,只是在没人的时候,才会拿出账本,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林郁郁。根据记忆,林郁郁应该已经到了县城的文工团,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他决定,找个机会去县城看看。

    这天,刘大壮挑着一担新鲜的蔬菜去县城送货。送完货后,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径直往文工团的方向走去。

    县城比镇大多了,街道宽敞,楼房也多了起来。文工团坐落在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一座不算太大但很整洁的院子,门口挂着“县文工团”的牌子。

    刘大壮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进去。他只是想远远地看看林郁郁,确认她是不是在这里,并没有别的想法。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琴声清澈、婉转,像山涧里的清泉,流淌过人心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

    刘大壮的心猛地一跳。他几乎可以肯定,拉琴的人就是林郁郁。在原著里,林郁郁的小提琴拉得极好,那是她区别于其他女性角色的显著标志。

    他忍不住朝着院子里望去。透过敞开的大门,他看到院子里的一棵柳树下,站着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姑娘。她身姿窈窕,扎着一条乌黑的马尾辫,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她微微低着头,专注地拉着小提琴,神情恬静而温柔。微风吹过,柳丝轻拂,裙摆飘动,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刘大壮看得有些痴了。他不是没见过漂亮姑娘,但林郁郁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知性和温柔,却让他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就是林郁郁,他穿越过来之后,第一个真正让他心动的姑娘。

    就在这时,小提琴声停了。林郁郁抬起头,似乎感觉到了门口的目光,朝着刘大壮的方向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

    林郁郁的眼神清澈、明亮,带着一丝好奇和疑惑。她不认识眼前这个穿着粗布褂子、皮肤黝黑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站在门口看着自己。

    刘大壮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有些手足无措,连忙低下头,心里暗骂自己没出息。

    “请问,你找谁?”林郁郁的声音像她的琴声一样动听,带着一丝礼貌的询问。

    刘大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抬起头,有些结巴地说:“我……我不找谁,就是路过,听到琴声好听,就……就多站了一会儿。”

    林郁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像一朵盛开的桃花。“谢谢你的夸奖。”她说着,把小提琴放进琴盒里,走了过来。

    近距离看,林郁郁更加漂亮了。她的眼睛很大,像含着一汪秋水,鼻梁挺直,嘴唇小巧,皮肤是那种健康的白皙。

    “你是……从乡下过来的?”林郁郁看着刘大壮身上的衣服和沾满泥土的鞋子,问道。

    “嗯,”刘大壮点点头,“我是附近村里的,来县城送货。”

    “送货?”林郁郁有些好奇,“送什么货?”

    “蔬菜,”刘大壮说,“我家里种了些蔬菜,给县城的单位食堂送。”

    “哦,”林郁郁恍然大悟,“那挺辛苦的吧?”

    “还好,习惯了。”刘大壮笑了笑,紧张感渐渐消失了一些。他发现,林郁郁虽然看起来像是城里姑娘,但并没有丝毫的傲气,反而很随和。

    “你的小提琴拉得真好。”刘大壮由衷地赞叹道。

    “谢谢,”林郁郁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我也是刚学没多久,还有很多不足。”

    “已经很好了,”刘大壮说,“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琴声。”

    林郁郁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转移话题道:“你经常来县城吗?”

    “嗯,差不多每隔几天就来一次。”

    “那以后要是有机会,你可以来这里听我拉琴,”林郁郁笑着说,“不过我平时要排练,只有下午这个时间有空。”

    “真的可以吗?”刘大壮惊喜地问。

    “当然可以。”林郁郁点点头。

    就在这时,文工团里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郁郁,快回来排练了!”

    “来了!”林郁郁应了一声,对刘大壮说,“我要进去了,再见。”

    “再见。”刘大壮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他站在原地,久久没有离开,仿佛还能听到那悠扬的小提琴声在耳边回荡。

    从那天起,刘大壮每次来县城送货,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去文工团门口待一会儿。有时能看到林郁郁拉琴,有时看不到,但他心里依然很满足。

    渐渐地,两人熟悉了起来。每次见面,都会聊上几句。刘大壮会跟林郁郁讲一些乡下的趣事,讲他种的蔬菜长得有多好,讲他的小杂货摊生意有多红火。林郁郁则会跟他讲文工团的排练生活,讲她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刘大壮发现,林郁郁不仅漂亮、温柔,而且很有思想。她不像村里的姑娘那样,满脑子都是嫁人生子,她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让刘大壮更加欣赏她了。

    而林郁郁也觉得,这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身上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勤劳、踏实、有头脑,而且很真诚。他讲的那些乡下的事情,对她来说充满了新鲜感。他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也让她觉得很有力量。

    她见过太多像周文那样,一心想往上爬,不择手段的男人,也见过像马向东那样,仗着家里有点势力就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相比之下,刘大壮的真诚和踏实,反而显得更加可贵。

    这天下午,刘大壮又来到了文工团门口。林郁郁正在拉一首新的曲子,琴声比以前更加娴熟、动听了。

    拉完之后,林郁郁走了出来,看到刘大壮,笑着说:“你来了。”

    “嗯,刚送完货。”刘大壮递过去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给你带了点东西。”

    “什么呀?”林郁郁好奇地接了过来,打开一看,是几个红彤彤的西红柿,个头又大又圆,看起来就很诱人。

    “这是我自己种的,刚摘的,新鲜得很。”刘大壮说,“尝尝看。”

    林郁郁拿起一个,用手绢擦了擦,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丰富,味道比市面上买的好多了。

    “真好吃!”林郁郁惊喜地说,“谢谢你,大壮。”

    “不客气。”刘大壮看着她吃得开心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

    “对了,”林郁郁说,“下周六晚上,我们文工团有一场汇报演出,就在县里的礼堂。我给你留了一张票,你有空的话,可以来看看。”

    “真的吗?太好了!”刘大壮激动地说。能去看林郁郁的演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林郁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票,递给刘大壮:“到时候记得早点来。”

    “嗯,我一定去!”刘大壮小心翼翼地把票揣进怀里,像揣着一件稀世珍宝。

    接下来的几天,刘大壮一直盼着周六的到来。他甚至特意去镇上的供销社,买了一件新的的确良褂子,准备演出那天穿。

    周六晚上,刘大壮早早地就来到了县里的礼堂。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人,热闹非凡。他按照票上的座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演出很快开始了。节目很精彩,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说相声的。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刘大壮的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林郁郁。终于,轮到小提琴独奏了。

    聚光灯亮起,林郁郁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抱着小提琴,缓缓走上舞台。她站在舞台中央,显得那么优雅、那么耀眼。

    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随着第一个音符响起,悠扬的小提琴声在礼堂里回荡。这一次,刘大壮听得更加入迷了。他仿佛看到了蓝天白云,看到了青山绿水,看到了一个年轻姑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曲终了,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林郁郁站起身,向观众鞠躬致意,目光在人群中一扫而过,恰好与刘大壮的目光相遇。她对着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暗夜中的星光,照亮了刘大壮的整个心房。

    演出结束后,刘大壮在礼堂门口等林郁郁。没过多久,就看到她和几个同事一起走了出来。

    “郁郁。”刘大壮迎了上去。

    “你来了。”林郁郁看到他,很高兴。

    “你的演出太精彩了,”刘大壮由衷地赞叹,“尤其是最后那首曲子,听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林郁郁被他直白的夸赞逗笑了,眼角弯成了月牙:“谢谢,能让你觉得好听就好。”她转头跟同事们说了声“先走了”,便跟着刘大壮往街上走。

    夜晚的县城比白天安静些,路灯昏黄的光洒在地上,拉长了两人的影子。偶尔有自行车驶过,叮铃铃的**划破夜空,又很快消失在巷尾。

    “你今天穿这件褂子,挺精神的。”林郁郁瞥了一眼刘大壮身上的的确良褂子,笑着说。

    刘大壮下意识地拽了拽衣角,有点不好意思:“特意买的,怕穿得太寒酸,给你丢人。”

    “说什么呢,”林郁郁摇摇头,“衣服干净整齐就好,跟丢不丢人没关系。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踏实。”

    听她这么说,刘大壮心里更甜了。他趁机问:“你拉的最后那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春之韵》,”林郁郁说,“是我自己试着写的,还不太成熟。”

    “写得真好,”刘大壮认真地说,“听着就像春天来了,万物都在发芽,有股子劲儿。”

    林郁郁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形容得真贴切。我写的时候,确实想着春天万物生长的样子,觉得不管日子多苦,总会有希望的。”

    “对,有希望。”刘大壮深以为然。他自己不就是在努力抓住希望,一点点改写命运吗?

    两人边走边聊,从音乐聊到生活,从县城的变化聊到未来的打算。刘大壮发现,林郁郁不仅懂音乐,对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她知道恢复高考的意义,也听说了南方开始搞经济特区的消息,眼神里满是对新时代的期待。

    “我以后想考音乐学院,”林郁郁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说,“去学更专业的知识,写出更好的曲子。”

    “你肯定能行。”刘大壮毫不犹豫地说。在他眼里,林郁郁这么有才华,又这么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林郁郁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借你吉言。那你呢?以后就一直种蔬菜、摆摊吗?”

    “不止,”刘大壮笑了笑,“我想趁着政策好,搞个大点的蔬菜基地,再开个百货店,说不定以后还能办个加工厂。我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也想让村里人跟着沾点光。”

    他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平静,眼神却很坚定。林郁郁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身上藏着一股了不起的力量。他不像有些人只会空谈理想,他是真的一步一个脚印在往前走。

    “我相信你也能行。”林郁郁学着他的语气说,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仿佛多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走到文工团宿舍楼下,林郁郁停下脚步:“我到了。”

    “嗯。”刘大壮点点头,心里有点舍不得,“那我回去了。”

    “路上小心。”林郁郁看着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日我们文工团要去乡下慰问演出,就在你们公社附近的那个村子。你要是有空,可以来看看。”

    “真的?”刘大壮眼睛一亮,“有空,肯定有空!”

    “那到时候见。”林郁郁笑着挥挥手,转身进了宿舍楼。

    刘大壮站在楼下,看着她的身影消失,才美滋滋地往回走。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带着甜味。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林郁郁拉的那首《春之韵》,正一点点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一周后,文工团果然到了公社附近的村子演出。刘大壮特意提前收了摊,早早地就赶了过去。

    演出在村里的打谷场上进行,周围挤满了十里八乡的村民,黑压压的一片。刘大壮挤在人群前面,一眼就看到了台上的林郁郁。

    她今天穿了件红色的衬衫,配着蓝色的裤子,显得格外精神。她不仅拉小提琴,还和同事们一起唱了首山歌,清脆的歌声赢得了村民们阵阵喝彩。

    演出结束后,村民们都围着演员们问东问西,很是热情。刘大壮挤到林郁郁身边,递过去一个水壶:“喝点水吧,看你累坏了。”

    林郁郁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笑着说:“谢谢。乡下的观众真热情,比在县城演出还让人高兴。”

    “那是,大家平时很少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刘大壮说,“我妈让我问问你,中午要是不嫌弃,去家里吃顿便饭?”

    林郁郁看了看身边的同事,团长正好走过来,笑着说:“郁郁,既然老乡这么热情,你就去吧,正好体验体验农家生活。我们在公社食堂吃就行。”

    “那……好吧。”林郁郁点点头,看向刘大壮,“会不会太麻烦你家人了?”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刘大壮连忙说。

    刘大壮带着林郁郁回了家。王桂英早就准备好了饭菜,杀了只自家养的鸡,炒了几个新鲜的蔬菜,还蒸了白面馒头,满满一桌子,看着就丰盛。

    刘富虽然话不多,但看着林郁郁的眼神很是满意。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漂亮、这么有文化的姑娘,关键是她对自己儿子的态度,一看就不一般。

    林郁郁第一次在乡下人家吃饭,觉得很新鲜。鸡肉炖得软烂入味,蔬菜带着清香,比城里的饭菜多了份朴实的滋味。她吃得很开心,不住地夸王桂英手艺好。

    王桂英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给她夹菜:“多吃点,多吃点,看这孩子瘦的。”

    饭后,林郁郁主动帮忙收拾碗筷,王桂英拉着她的手不让:“你是客人,哪能让你干活?去跟大壮聊会儿去。”

    刘大壮带着林郁郁在院子里散步。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枝头挂满了青涩的果子。墙角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绿油油的一片。

    “你们家日子过得真不错,”林郁郁感慨道,“比我想象的乡下好多了。”

    “都是一点点挣出来的,”刘大壮说,“以前也苦,后来种蔬菜、摆摊,才慢慢好起来的。”

    他给林郁郁讲自己怎么琢磨种蔬菜,怎么跟饭店打交道,怎么一点点把杂货摊做起来。林郁郁听得很认真,时不时问几句,眼里满是欣赏。

    “你真厉害,”林郁郁说,“我就不行,除了拉琴,好像什么都不会。”

    “你那是本事,”刘大壮连忙说,“不是谁都能拉得那么好的。以后你成了大音乐家,我还能跟别人说,我认识你呢。”

    林郁郁被他逗笑了:“哪有那么容易。不过,我会努力的。”

    两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聊着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身上暖暖的。刘大壮看着林郁郁恬静的侧脸,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要是能一直这样,该多好啊。

    下午,林郁郁要归队了。刘大壮送她到村口,看着她上了文工团的拖拉机。

    “我下次去县城看你。”刘大壮大声说。

    林郁郁从车窗探出头,挥了挥手:“好,我等你。”

    拖拉机慢慢驶远,刘大壮还站在原地望着。王桂英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姑娘不错,娘看挺好。”

    刘大壮嘿嘿一笑,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幸福。

    他知道,自己对林郁郁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欣赏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像院子里的藤蔓一样,正在悄悄蔓延,缠绕着他的心房。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拖拉机上,林郁郁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也泛起了涟漪。那个朴实、真诚、努力的乡下青年,已经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