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血龙袍:公主的复仇与重生

凤血龙袍:公主的复仇与重生

YU椰椰丫 著

精选的一篇古代言情文章《凤血龙袍:公主的复仇与重生》,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谢景行宫应寒南栀,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作者YU椰椰丫,文章详情:”帐子里的火盆重新燃起来了。炭烧得噼啪响,像骨头在炸。宫应寒坐回主位,披着黑狼皮氅,眼神却比雪原还冷。“你说你要杀谢景行……

最新章节(凤血龙袍:公主的复仇与重生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我是南栀,姜国嫡出公主。皇帝最疼的女儿,能在朝堂上骂太子是废物,连皇帝都笑着哄我。

    三年前,我下嫁给了谢景行,倾尽资源助谢景行从寒门小官爬到权倾朝野。可城破那日,

    只因敌军统帅说:“杀了南栀,我就退兵。”谢景行毫不犹豫,亲手将她推下千仞城墙。

    再次睁开眼的时候,正压在一个男人身上。皮甲硌着胸口,血腥味混着血气往鼻子里钻。

    他睁着眼。黑得像枯井。刀在枕下。手已扣住我喉咙。“从我身上滚下去。

    ”声音像冰碴子刮骨头。我没动。反而笑了。“宫应寒。”我盯着他,“你说……这次,

    是谁的命攥在谁手里?”火盆将熄,余烬噼啪炸了一下。像三年前,我被推下城墙时,

    骨头摔进血泥的声音。他没松手。反而掐得更紧。指节发白。可眼睛……在抖。“南栀。

    ”他咬牙,一个字一个血泡,“你头颅挂我城头七日。尸身喂狗。脑浆都被啃干净了。

    ”他冷笑,“你若真是她——魂都该散了。”一把扯开衣襟。左肩后——火焰状胎记,

    逆燃如凤。姜国嫡女,生而有之。全天下,仅此一枚。帐外风雪呼啸,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可他还是不信。还是死死掐着我。“胎记可造假。”他声音冷到底,“你说真话,我便信你。

    ”我抓起桌上那碗冷饭——白,硬,结着霜。是他每天供在“南栀灵位”前的那碗。

    我一口吞了下去。米饭划过喉咙,像碎玻璃。我嚼得慢,咽得稳。然后抬头,

    直视他:“若我是鬼,那你供的是死人饭。”“活人吃了——才叫亵渎。”“你说是不是,

    宫统帅?”亲卫全僵了。刀在鞘中嗡鸣。有人后退半步,撞翻火盆。炭火洒地,

    像血点子溅开。宫应寒没动。可手松了。他缓缓起身,甩出一物——灵位。黑木,雕凤,

    上书“姜国公主南栀之灵位”。香炉里三炷香,燃尽一半。灰未落。“我日日焚香。

    ”他声音哑得不像人,“求你安息。”“你若真死了,我北境三十六部,再不踏姜土一步。

    ”“可你没死。”“你回来了。”“你是来索命的?还是——来毁我的?”我没答。只低头,

    拍了拍衣上灰。慢条斯理系好衣襟。动作不急。像三年前在朝堂上,甩鞭抽太子脸时一样稳。

    “索命?”我抬眼,“我还没死,索谁的命?”“我要的,是活人的东西。

    ”“比如——谢景行的头。”“比如——姜国的天。”亲卫怒目而视。有人低吼:“杀了她!

    她是南栀!她当年骂你‘狗也不配进宫门’!”另一个嘶吼:“她父皇灭我全族!她手上,

    沾着我爹娘的血!”刀出鞘。七八。全指着我。我走近灵位,指尖轻抚那块木牌。“你供我?

    ”我笑,“你恨我?”“可你连我死没死都分不清。”“宫应寒,你供的不是我。

    ”“是你自己的执念。”我猛地抓起香炉,狠狠砸向地面!瓷裂声炸响!香灰四溅,像雪崩。

    “要恨,就恨活着的我。”“要杀,就杀能还手的我。”“别对着一块木头,

    演你那点可怜的深情。”宫应寒盯着我,眼底翻涌着什么。恨?痛?

    还是……一丝藏不住的........他忽然笑了。“好。”“那你告诉我——谢景行,

    最怕什么?”他逼近一步,刀尖挑起我下巴:“你说出来,我信你。

    ”“说不出来——”“我就把你做成新的灵位。”“和你一起,供到地老天荒。

    ”帐子里的火盆重新燃起来了。炭烧得噼啪响,像骨头在炸。宫应寒坐回主位,

    披着黑狼皮氅,眼神却比雪原还冷。“你说你要杀谢景行。”他冷笑,“可你现在,

    连自己是不是棋子都说不清。”他手搭在匕首上,指尖摩挲刀鞘纹路。这把刀,

    三年前我送过他一柄一模一样的。那时他在宫门跪着递笔,我从他头顶踩过去,

    说:“狗也不配进宫门。”现在,他帐中七把刀,六把对着我。第七把,是他的。

    “百姓叫他‘活佛在世’。”他慢条斯理端起茶,“轻徭赋,审冤狱,

    连北境流民都给他磕头。”他抬眼,刀锋般扎我:“你呢?你是什么?

    一个被丈夫推下城墙的弃妇。”“你说你能动摇他?”“你配吗?”帐内亲卫哄笑。

    一个满脸刀疤的北境老兵吼出声:“让她跪下说!当年她甩鞭时,可想过有今天?!

    ”我撩起左袖。露出小臂。白,瘦,一道旧疤横贯肌肤——那是谢景行第一次想毒杀我,

    我用匕首剜出毒肉留下的。我抽出匕首。不是冲他们。是冲自己。刀尖落下。

    一道血线缓缓爬出。我用刀尖在血痕上划动,一笔一划,写下一个符号——扭曲如蛇,

    隐秘如咒。宫应寒瞳孔一缩。“这是什么?”他声音压低。“谢景行的私印暗纹。”我抬眼,

    血顺着小臂流进袖口,“藏在你北境军粮账本第三册,夹页里。”“三天后,

    他会下令在赈灾粮里掺沙。”“然后——以‘贪腐’罪名,屠尽你族残部。”“你怎会知道?

    ”宫应寒声音发紧。“因为这招,是我教他的。”我冷笑,“借天灾杀人,

    以仁政立名——百姓越饿,他越‘仁’;死的人越多,他的‘德’越厚。

    ”我盯着他:“你猜,他是跟你学的,还是我教的?”亲卫怒吼:“放屁!

    统帅怎会教这等阴毒之术!”“那你告诉他——你十五岁在姜宫当质子时,

    是谁在你饭里下毒,逼你吃狗食活下来的?”我盯着宫应寒,“是你自己。为了活,

    你连粪都舔过。”“可你没疯。”“你把那份屈辱,写成了一本书——《乱世存亡策》。

    ”“而谢景行,抄了其中三页。”宫应寒猛地站起,桌案被撞翻。“你看过哪本书?

    ”“我不但看过。”我抹了把血,将血字拍在案上,“我还批了六个字——‘可用,

    但不可留’。”“他现在,就是那个‘不可留’。”宫应寒盯着我,眼神变了。

    不再是看一个仇人。而是一个——他看不懂的怪物。“你若真是棋手……”他声音低哑,

    “为何被自己下的棋,反杀了?”“因为我教他权谋。”我缓缓站起,血顺着指尖滴落,

    “却忘了教他——忠义。”“我给了他刀。”“可我没锁住他的心。”“所以,他杀了我。

    ”“但——”我一步踏上翻倒的桌案,居高临下看他:“刀,还是我的。”“棋盘,

    也还是我的。”“现在,我回来了。”“我要他,一寸一寸,把吃下去的,全都吐出来。

    ”亲卫怒吼:“你凭什么?你连站都站不稳!”我低头看自己血流不止的手臂。然后,

    抓起案上那碗冷水,狠狠泼在伤口上!“啊——!”痛得全身一颤。可我没叫完。咬牙,

    硬生生把惨叫咽了回去。“凭这个。”我举起血臂,直指宫应寒,“我知道谢景行的每一步。

    ”“凭这个。”我拍向心口,“我比他更狠。”“凭这个。”我环视全帐,“你们恨我。

    ”“可你们更恨他。”“而我——”我一字一顿:“是唯一能带你们,踏平姜宫的人。

    ”宫应寒久久不语。火光映在他脸上,半明半暗。

    他缓缓开口:“你说的密令编号……若查无实据?”从怀中抽出一张纸——军报残页,

    盖着兵部火漆。正是北境粮账第三册的夹页。“不信?”我扔到他面前,

    “你现在就派人去查。”“若三天后,赈灾粮里没掺沙——”“我当着全军的面,

    把这把刀**自己心口。”火盆“噼啪”炸响。宫应寒盯着那张纸,手在抖。不是怕。是怒。

    他终于信了。可他抬头看我时,眼神更深了。“你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我轻声说,“我曾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他,最不该杀的人。”帐外,

    一声鹰唳划破长空。像三年前,我坠城那日,盘旋在尸堆上的那只。宫应寒没说话。一步,

    跨到我面前。刀尖抵住我咽喉。锋刃压进皮肉,一缕血顺颈下滑,冰凉。亲卫平息。

    有人牙关打颤。不是怕我。是等他下令——杀。“你说要帮我复仇。

    ”他声音低得像坟里爬出来的。“可你才是——当年签下‘剿而不抚’令的人。

    ”他甩手一掷。一份泛黄兵部文书,啪地拍在案上。纸角卷边,墨迹发褐,像干涸的血。

    《北境三十六部剿抚令》。落款——南栀。凤纹花押,

    是我十七岁那年第一次代天批红时的笔迹。那一日,父皇站在我身后,

    笑着说:“我女当掌国运。”可我忘了看内容。只记得自己年少气盛,

    提笔就签:“剿而不抚,斩草除根。”我以为是清边患。可后来,北境三十六部,男女老幼,

    尽数屠戮。尸山血海,头颅堆成景观。而我,什么都不知道。“你签的字。”宫应寒盯着我,

    眼底烧着黑火,“盖的是皇帝玉玺,可按的是你的手印。”“你父皇借你之名,行灭族之事。

    ”“你不是公主。”“你是——刽子手的笔。”亲卫怒吼炸响:“杀了她!

    ”“她手上沾着我全家的血!”“把她千刀万剐!祭我族亡魂!”脖颈狠狠压上刀锋!血,

    瞬间涌出。一道,两道,顺着锁骨流进衣领。“签名的是我。”我盯着他,

    “可下令的是我父皇。”“你若真要报仇——”“该杀的是九泉下的皇帝。”“可他死了。

    ”“你现在,只能杀我。”“杀我这个——”“执笔的蠢货。”“所以。”我逼近一步,

    任刀割肉,“你是要继续恨一个替罪羊?”“还是……”我抬眼,

    直视他灵魂最黑的那块:“拿我这把刀——”“去劈开真正的仇人?”他当着全军,

    把我按在案上。骨头撞上木头,闷响。“你说让我用你?”宫应寒声音像从坟里爬出来的。

    “可我更想——”“先砍了你。”墙上挂满头颅。姜国宗室的,大臣的,**的。干枯,

    发黑,眼窝空洞。最中间,一块空木牌,漆黑如墨。上书三个字:“待斩。”下面,

    一行小字:“南栀之头,千镒黄金。”“统帅,这颗头,可值三城!”“割下来,挂城头,

    北境三十六部都得跪!”我没动。也没求。只看着他。他眼底烧着火。恨,痛,

    还有别的——一种我不懂的东西。他若真想杀我,三年前就动手了。他若真不怕我,

    不会夜夜磨刀,刀鞘上刻着“狗也不配进宫门”。他恨我。可他也——等我回来。抬手,

    不是去挡刀。是抓起案上那块磨刀石。“嚓——”我反手,用石面狠狠刮过刀刃!火星四溅。

    血,顺着我掌心流下——石上有刃口,我故意没避。“你恨我当年甩鞭?”我盯着他,

    声音不高,却压住全帐,“可若我不甩——”“你今日还在宫门跪着,舔别人的靴底。

    ”再刮一刀。血染刀槽。刀刃,却越来越亮。“你记得那天吗?”我冷笑,

    “你捧着谢景行的奏折,手抖得像风里的纸。”“我从你头顶踩过去,

    说‘狗也不配进宫门’。”“你没抬头。”“可你指甲,抠进了地砖缝里。”“你恨我。

    ”“可你也——”“谢谢我。”我磨完最后一刀,将它递回他手中。刀锋朝他,刀柄朝我。

    “现在。”我抬眼,直视他灵魂最黑的那块,

    “你是要拿它杀我——”“还是……”“用它劈开谢景行的龙椅?”亲卫怒吼:“杀她!

    ”“她算什么东西,敢教统帅用刀!”宫应寒没动。手握刀柄,指节发白。“好。

    ”他一把夺过刀,反手插入鞘中。“我可以用你。”“但得先留下一样东西。”“什么?

    ”他抬手,两指缓缓指向我的眼睛。“你的眼睛。”“挖出来。”“放在我帐中。

    ”“等你活着回来——”“我再还你。”“统帅……真要她眼?”“她若瞎了,怎么布局?

    ”“我给你眼。”我抬手,指尖抵住右瞳,“可你得答应我——”“若我死了。

    ”“把它埋在我母后坟前。”“若我活着——”“你就得看着这双眼。”“看我是怎么,

    把谢景行的龙椅——”“砸成灰。”他盯着我,良久。终于点头。“来人。”“取剜目刀。

    ”我没闭眼。我不怕他要我的眼。我怕的——是他还舍不得要。黑暗扑面,不是普通的黑。

    是那种——连火把都点不亮的死黑。空气里一股腐味,像纸烧尽后的灰,混着头发焦臭。

    厌胜屋。北境巫蛊禁地。专破邪术的邪术。墙上挂满黄符,密密麻麻,

    全是姜国皇室的生辰八字。发丝缠在符上,像蛛网。太子的,皇帝的,母后的……最后一排,

    是我的。三根青丝,绑着一块血玉。玉上刻着我名字。正中央,一具木偶。凤冠,凤袍,

    眉眼与我一模一样。身上扎满银针。心口、咽喉、眉心、命门——每一针,

    都对应谢景行“镇凤台”上的咒法。亲卫在帐外冷笑:“统帅说,你若真是公主,

    就该知道这屋里最怕什么。”“若你不知——”“你就是假的。

    ”“若你知——”“那你就是‘祭品’。”“祭品?”“宫应寒,你信这玩意?”走过去,

    一**坐在那具木偶上。木偶硌背。针尖扎衣。可我不懂。抬手,拔下一根银针。指尖一刺。

    血珠滚出。我将血,滴在木偶心口。然后——“咒我者,反噬自身。”我低声,

    “你若真信这玩意……”“就该知道——”“我的血,能烧穿所有符纸。

    ”“嗤——”第一张符,无火自燃。黄纸卷边,黑烟腾起。接着是第二张。第三张。

    满帐符箓,如被无形之火点燃,接连爆燃!黑烟冲天。不散。反而凝聚——成形。一只凤。

    逆火而上。直冲帐顶!“轰!”帐帘炸开。风雪倒灌。守卫惊叫:“妖术!妖术!

    ”有人跪地磕头:“南栀通灵!她是真凤!”另一个颤声:“不……她是鬼!是谢帝设的局!

    ”血从指尖滴落,滴在木偶脸上。“你们怕符火?”“你们怕黑烟?

    ”“可你们知不知道——”“三年前,我也信过这玩意。”“谢景行推我下城前,

    我跪在神庙里。”“求神明护我。”“求父皇醒悟。”“求他回头是岸。”“我烧了三炷香。

    ”“磕了九个头。”“流了半碗血。”盯着帐顶那团未散的黑烟:“可神没来。

    ”“天没雷劈他。”“我摔进血泥时,听见的,只有风。”风雪停了。连火盆都熄了。

    一道黑影进来。宫应寒。他站在门口,眼神如刀。盯着那团化凤的黑烟,久久不语。

    终于开口:“你若能控此术……”“为何当年不破‘镇凤台’?”“因为我那时,还信命。

    ”“还信男人。”“还信——公主不该杀人。”我站起身,一脚踩碎木偶头颅:“现在。

    ”“我不信了。”“我就是命。”他站在我面前,手握符纸。火把在他脸上投下裂痕般的影。

    “你要走?”宫应寒声音低得像地底渗水,“可以。”他甩出一道黄符,拍在案上。

    “用你生辰八字,写一道反咒。”“镇住谢景行的‘镇凤台’。”“写咒。”他盯着我,

    “以血为墨。”“还要念。”“三句认罪词。”“哪三句?”他一字一顿:“我该死于城墙。

    ”“我该死于毒药。”“我该死于背叛。”若我写咒——我的命,就短暂系于他手。

    他若毁符,我七窍流血而亡。这是控制。这是羞辱。这是——把你的心,

    放在别人脚底踩三下,才准走。我盯着那张黄符。良久。咬破指尖。血涌出。一滴,

    落在符上。我提字,开始写。南栀。生于凤年凤月凤时。命格逆天,主杀伐。血字浮现,

    像活的一样,微微发烫。写完,我抬头:“认罪词?”他点头。我站直,声音不颤,不低,

    不羞——反而像宣判。“我该死于城墙——”“可我没死。”“因我恨不够深。”第一句落,

    符纸微颤。“我该死于毒药——”“可我没死。”“因我心比药更冷。”第二句落,

    血字发红,如将燃烧。亲卫有人后退一步。“她……真念出来了?”“这不是诅咒自己吗?!

    ”第三句,声音更冷:“我该死于背叛——”“可我没死。”“因我——”“从不信人。

    ”“轰!”符纸无火自燃!血字冲天而起,化作一道赤光,直破帐顶!风雪倒卷,

    如天地震怒。宫应寒瞳孔骤缩。一把抓起燃烧的符纸——不顾火焰灼皮,

    硬生生将它按在他心口!“现在。”我盯着他,眼里没有屈辱,只有火,“你的命,

    也在我手里。”“你若毁咒——”“反噬的是你。”“你若杀我——”“谢景行的镇凤台,

    会立刻反烧北境。”“你族残部,全得死。”宫应寒坐回主位,手搭在刀柄上,

    眼神却盯在我脖子那道未愈的伤上。“最后南栀——就说一件,只有你和谢景行知道的事。

    ”“私密的。”“耻辱的。”“连鬼都不知道的。”有人讥讽:“公主不是贞烈殉国了吗?

    怎么还知道夫君的私密?”另一个嗤笑:“该不会是床上教他爬墙的招吧?”我没怒,

    反而笑了。笑得像在回忆一场早已腐烂的梦。我抬手,一根一根,解开发髻。金钗落地,

    叮当一声。玉簪滑下,砸在案上。最后,只剩一支乌银簪——细,长,尖,

    尾端刻着“南”字。我抽出它。不是冲别人。是送进自己嘴里。指尖抵住舌根。轻轻一刮。

    “呕——!”我猛地弯腰,干呕不止。喉咙撕裂般痛。胃里翻江倒海。一口黑血喷出。

    还有一粒蜡封小丸,混在血沫里,滚落在地。我喘着气,捡起药丸,扔进火盆。

    “滋——”黑烟腾起。一股苦杏仁味,瞬间弥漫全帐。有人惊叫:“是‘忘情散’!

    ”“服后三日发疯,坠楼而亡,状若自尽!”我抹了把嘴,血顺着嘴角流下。

    “谢景行藏在我闺房暗格。”我盯着宫应寒,“想让我‘自尽’。

    ”“好以‘贞烈公主’之名风光大葬。”“然后——”“他再娶新妇,迎天下称颂。

    ”“你怎么知道?”他声音压低。“因为我早换了他安插的贴身婢女。”我冷笑,

    “她每夜向他密报我一举一动。”“可最后,她向我密报——他藏药、换锁、烧密信。

    ”“我让她把药取出来。”“重新封蜡。”“放回去。”“你没吃?”“我吃了。”我抬眼,

    血红,“但我不死。”“我装疯三日。”“摔碎花瓶,撕烂嫁衣,哭着喊他救命。

    ”“他信了。”“当晚就去新贵之女府上,定下婚期。”亲卫有人倒吸冷气。“你……演的?

    ”“不是演。”我声音冷到底,“是羞辱。”“他要我死得体面。

    ”“我就让他——活得恶心。”“你为何不说?”他问,“为何不揭发他?”“揭发?

    ”我笑出声,“我若揭发,百姓只会说:‘公主嫉妒,诬陷夫君。’”“帝王要杀妻,

    何须理由?”“他只要我‘死得贞烈’。”“我就成全他。”“可我不死。”“我记住。

    ”“记住他如何笑着看我抽搐。”“记住他如何在我‘疯癫’时,

    搂着新妇说:‘终于清净了。’”宫应寒问南栀:“你知不知道。”他声音哑得不像人,

    “我躲在枯井里七天。”“吃的是冻死的狗。”“喝的是自己身上的血。

    ”“我父亲头颅挂在城门上,风里摇了三个月。”“而你——”“在宫里,笑着看庆功宴。

    ”“我知道。”“我也知道,你每夜磨刀,刀鞘上刻着‘狗也不配进宫门’。”“你恨我。

    ”“你该恨。”血,从我脖子滴在他手背上。“可现在。”我低声,“我能带你回北境。

    ”“站在你父母坟前。”“把谢景行的头,摆上去。”“然后——”“你再杀我。

    ”“我不躲。”“不求。”“不哭。”此时的宫应寒不是信。是动摇。

    “你若骗我……”他咬牙,一字一顿,“我不杀你。”“我会让你活着。

    ”“看着我如何——”“毁掉你重建的一切。”“好。”“我等你那一日。

    ”“可今日起——”“你我的刀,”“先一起,”“捅进谢景行的心口。”他终于收刀。

    我南栀——手上,真沾过北境的血。可那血,不该由我来偿。该由——披着仁君皮的豺狼。

    他低声道:“你不是南栀。”“从地狱爬回来的,索命人。”符纸在他心口燃尽,灰落如雪。

    “你说对了。”我抬眼,直视他灵魂最深处,“我不是她了。

    ”“她是那个会跪在神庙里求活的蠢货。”“我是——”“亲手把神像砸碎的人。”我转身,

    走向帐门。脚步稳,不急,不怯。身后,他忽然开口:“你不怕我毁咒?”“怕。

    ”“可我知道——”“你现在杀我。”“比谢景行更像畜生。

    ”“而你……”“不想当他的影子。”宫应寒起身对亲卫说:“**!”“今日所闻,

    若有外泄——”“诛九族!”亲卫齐声应诺。谢景行跪在灵位前。龙袍加身,泪流满面。

    面前是那座为我立的“南栀灵祠”,香火鼎盛,百姓跪满长街。他当众叩首,三响,

    头破血流。“朕宁背千古骂名!”他仰天嘶吼,声泪俱下,“也要换江山安宁!

    ”“杀妻求和——我认!”“千夫所指——我受!”“只求上苍,让南栀魂归安息!

    ”百姓哭成一片。老妇磕头至额血,喃喃:“圣君替公主担罪……真乃天下之父!

    ”一女子当场剜去双目,血流满面:“不配看公主蒙冤,愿瞎眼赎罪!

    ”孩童跪地高呼:“谢帝仁德,胜过尧舜!”我站在城外高坡,远远看着。手里的留言纸片,

    被风吹走。宫应寒冷笑:“你放的‘杀妻求和’,被他变成了‘舍身赎罪’。

    ”“现在全城都在哭他。”“没人信你了。”低头,看着脚边那三千流民——衣不蔽体,

    骨瘦如柴,是从北境逃来的灾民,饿得连哭都无声。我蹲下。抓起一把灰土,混着干草,

    放进锅里。加水。煮。粥成时,黑糊糊一锅,像泥。我抽出匕首。一刀,割开手腕。血,

    滴入粥中。红,在黑中散开。像花。我端起碗,递给身边一个孩子。“喝。”他不敢。

    我盯着他:“你说谢景行是圣君?”“那我问你——”“他轻徭薄赋的钱,

    是从北境赈灾银里扣的!”“他亲审的冤案,是拿我旧部人头换的!”“他给你的米,

    是掺沙的!”“你吃的饭,是踩着万人尸骨换的!”我举起碗,

    血粥滴落:“若你们真信他——”“就喝下这碗‘仁政’!”孩子抖着。没接。转身,

    对身后三千流民吼:“你们谁要殉节?!”“谁要为那个杀我的男人哭瞎眼?!

    ”“谁觉得他是‘天下之父’?!”可他们的眼睛,亮了。我一把将血粥泼在白布上!

    红字赫然:“谢景行杀妻求和,我等愿为公主殉节!”三千人,举布。向皇城。我带头走。

    一步,一步,踏雪而行。城门前,百姓惊退。守军举矛。我站定,

    高举空碗:“你们哭他仁德?”“可他给我的,是城墙一推!”“你们跪他慈悲?

    ”“可他给北境的,是饿殍千里!”“你们说他是圣君?”“那我问——”“圣君的仁政,

    能不能让死人复活?!”我猛地撕开衣袖,露出手腕伤口:“这一碗,是我血。”“这一粥,

    是你们吃的‘恩典’。”“来啊——”“喝下去!”“若你觉得,这比你们吃的沙饭香!

    ”一个老妇颤抖着,上前一步。没拿碗。而是扑通跪下:“公主……我们瞎了眼。

    ”紧接着成片跪下。百姓撕了香炉。踩碎“圣君牌位”。一个汉子举起锄头,

    砸向灵祠:“我儿子死在边关!就为了他娶新妇!”皇城之上,谢景行立于高台,脸色铁青。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