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的真相

楼梯间的真相

禅心水云 著

本站最新上架的优质新书,短篇言情小说《楼梯间的真相》,目前正在更新连载中,陈默张启明孙小梅是书中出场较多的关键人物,作者“禅心水云 ”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前台说张副局长正在开会,让他等一等。陈默坐在大厅的沙发上,拿出那张照片反复看。照片的背景是学校的操场,角落里有个模糊的身……

最新章节(楼梯间的真相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搬家与异响陈默把最后一个纸箱搬进302室时,楼道里的声控灯又闪了两下,

    灭了。他摸着墙找到开关,惨白的光线瞬间灌满房间,

    照出剥落的墙皮和地板上深浅不一的划痕。这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式居民楼,

    是他用全部积蓄买下的二手房——便宜,偏僻,正好适合他这个自由插画师躲起来赶稿。

    “总算……能喘口气了。”他弯腰揉了揉发酸的腰,手机在裤兜里震动,

    是出版社的催稿信息:“下周三交最终稿,别拖。”陈默叹了口气。三个月前,

    他因为一场意外撞坏了右腿,休养期间错过了三个截稿日,积蓄见底,

    才不得不卖掉市中心的小公寓,搬到这栋据说“不太吉利”的旧楼。中介没细说,

    只含糊说前房主住了没半年就急着低价脱手,“可能是做生意亏了吧”。收拾到半夜,

    陈默累得瘫在沙发上。窗外的月光透过蒙尘的玻璃斜切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窗框的影子。

    就在他快要睡着时,一阵轻微的“咔哒”声从天花板传来。像是有人在楼上走动。

    他猛地睁开眼。这栋楼是六层结构,302的楼上是402。他白天搬东西时留意过,

    402的阳台堆着半人高的杂物,门把手上挂着褪色的福字,看起来很久没人住了。

    “咔哒……咔哒……”声音又响了,很慢,像是穿着硬底鞋在踱步,从房间这头走到那头,

    停了几秒,又折回来。陈默握紧了手边的美工刀。他右腿还没好利索,真有什么事,

    跑都跑不动。他竖起耳朵听了十几分钟,那声音突然停了,

    只剩下窗外老槐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大概是老鼠吧。”他自我安慰着,

    拉过薄被盖在身上。但那一夜,他睡得极浅,总觉得天花板上有双眼睛,透过水泥和钢筋,

    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第二天一早,陈默去物业打听402的情况。

    坐在柜台后的老太太戴着老花镜,翻了半天登记本,抬头说:“402啊?空了快一年了。

    前住户姓赵,是个退休老师,去年夏天走的——不是搬走,是没了。”“没了?”陈默皱眉,

    “怎么没的?”“说是晚上起夜,从楼梯上摔下去了,头磕在台阶上,第二天早上才被发现。

    ”老太太叹了口气,“可怜哦,一个人住,儿子在外地,出事后三天才联系上。

    ”陈默心里一沉。昨晚的声音……难道是幻觉?他回到302,正想继续收拾,手机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是本市。他犹豫了一下接起,听筒里传来一阵电流声,

    接着是个沙哑的男声,像是用了变声器:“别住302。”“你是谁?”陈默提高了音量。

    “赵老师不是摔死的。”对方说完,直接挂了电话。陈默握着手机,指尖发凉。他走到窗边,

    看向对面的楼,视线扫过402的阳台时,突然发现杂物堆后面,似乎有个黑影闪了一下。

    第二章赵老师的遗物那个神秘电话像一根刺,扎在陈默心里。他决定去查查赵老师的事。

    他先去了社区居委会。负责档案的大姐听说他想了解赵建国(赵老师的全名)的情况,

    上下打量了他几眼:“你是他亲戚?”“不是,我是302的新住户,想问问他之前的事。

    ”陈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大姐翻出赵建国的档案:“赵老师是市三中的退休语文老师,老伴走得早,

    儿子赵磊在上海工作,一年回来一次。去年7月15号凌晨,

    清洁工发现他摔在三楼到四楼的楼梯拐角,已经没气了。警察来看过,说是意外,年纪大了,

    晚上光线不好,踩空了。”“他身体怎么样?”陈默问。“挺好的,

    每天早上还去公园打太极,就是有点高血压,但一直吃药控制着。”大姐想了想,“对了,

    他出事前几天,好像跟人吵过架。”“跟谁?”“不知道,邻居听着像是在楼道里,

    声音不大,没听清内容。”陈默谢过大姐,心里的疑团更重了。他又去了市三中,

    想找认识赵建国的老师问问。教务处的老师帮他联系到了一位退休的李老师,

    当年和赵建国是同事。李老师听说赵建国的事,叹了口气:“老赵那人,一辈子耿直,

    眼里容不得沙子。退休后也闲不住,总爱管点闲事。”“他出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

    ”陈默问。“异常……”李老师想了半天,“哦,对了,他退休前一年,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跳楼了,叫孙小梅,高二的。老赵是她的班主任,那孩子出事后,

    老赵自责了好久,说自己没照顾好她。后来听说,他一直在查那孩子跳楼的原因,

    好像觉得不是简单的厌学。”“孙小梅为什么跳楼?”“说是学习压力大,加上父母离婚,

    一时想不开。学校当时处理得比较快,没声张。”李老师压低声音,“但老赵不那么认为,

    他说小梅出事前几天,情绪很不稳定,总说有人跟踪她,还跟他提过,

    看到学校的张副校长和一个社会上的人在学校门口鬼鬼祟祟的。”“张副校长?”“张启明,

    现在已经调到教育局了。”李老师撇了撇嘴,“那人……反正风评不怎么好,

    听说跟校外的一些人有来往,具体的不清楚。”陈默把这些信息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孙小梅的死,张启明,神秘的争吵……这些会不会和赵建国的死有关?他回到旧楼时,

    已经是傍晚。刚走到三楼,就看到402的门开着,

    一个穿着搬家公司制服的男人正在往外搬东西。“请问,这是……”陈默上前问道。“哦,

    业主让把里面的东西清掉,准备重新装修出租。”搬家师傅擦了擦汗,“这房子空了快一年,

    里面全是灰,累死了。”“业主是赵老师的儿子?”“对,赵先生在上海,委托我们处理的,

    说里面的东西除了几件值钱的,其他都扔了。”陈默心里一动:“能让我看看吗?

    也许有我能用的东西。”师傅愣了一下,笑了:“你想要就自己挑,反正也是扔。

    ”陈默走进402。房间里果然积满了灰尘,家具上盖着白布,像一个个幽灵。

    他掀开沙发上的白布,看到茶几上放着一个旧笔记本。他拿起来翻开,里面是赵建国的日记。

    前面的内容大多是日常琐事,但从去年6月开始,画风变了:6月12日:小梅的事,

    不对劲。张启明那天下午确实在学校门口见了那个姓王的,我看到了。

    6月15日:问了小梅的同桌,说她抽屉里有张照片,被人拿走了。是什么照片?

    6月20日:张启明最近总躲着我,肯定有问题。我得找到证据。7月10日:他们来了,

    在楼下徘徊。我听到他们说“那本东西”,是指什么?7月14日:找到了!

    原来小梅把东**在……日记到这里戛然而止。后面的纸页被撕掉了。

    陈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赵建国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才被人灭口的。他继续在房间里翻找,

    在书架最底层的一个旧箱子里,找到了一个上了锁的木盒子。

    他试着用钥匙串上的小铁片撬了几下,锁开了。盒子里没有别的,

    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纸条。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孩,穿着校服,

    笑得很灿烂——应该是孙小梅。她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背对着镜头,只能看到侧脸,

    有点眼熟。纸条上是用铅笔写的一行字:“他们在偷卖学校的设备,我拍到了。

    ”陈默拿着照片,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掏出手机,搜索“市三中张启明”,

    跳出一张新闻照片,是张启明参加活动时拍的。照片上的张启明,

    侧脸和照片里那个中年男人几乎一模一样。第三章消失的证据陈默拿着照片和日记,

    一夜没睡。他把所有线索串起来,

    个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孙小梅发现了张启明和校外人员(那个姓王的)偷卖学校设备的事,

    还拍了照片,结果被他们发现,最终导致了她的“跳楼”。赵建国察觉到不对劲,开始调查,

    找到了证据,却在出事前被灭口,伪造成意外。但还有几个疑点:孙小梅的照片里,

    除了张启明,还有没有其他人?赵建国日记里提到的“那本东西”是什么?

    那个神秘电话的主人是谁?第二天一早,陈默去了市教育局,想找张启明。

    前台说张副局长正在开会,让他等一等。陈默坐在大厅的沙发上,拿出那张照片反复看。

    照片的背景是学校的操场,角落里有个模糊的身影,像是在往这边看。他用手机把照片放大,

    虽然看不清脸,但能看出那人穿着一件黑色的连帽衫,

    和他昨天在402阳台看到的黑影有点像。就在这时,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从电梯里出来,边走边打电话。陈默抬头一看,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