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躺着上王者 著
  • 类别:重生 状态:连载中 主角:老朱朱煐朱允 更新时间:2025-08-25 11:11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目录最新章节由躺着上王者提供,主角为老朱朱煐朱允,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重生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现在万事俱备,只差一着。朱煐直面老朱,挺身而出。他直视老朱后又环顾四周,扫了一眼满朝文武,眼中尽是鄙夷之色,冲着老朱拱手……

最新章节(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第3章)

全部目录
  • 第1章

    洪武二十五年。

    奉天殿。

    “寒窗八年,总算入了殿试!”

    “唯一的困难已经克服,接下来就是一片坦途!”

    朱煐站在奉天殿百官中的最后一排位置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此刻的他正兴奋地打量着四周。

    这不是他第一次穿越,按次数算,这已经是他的第九世了。

    他的身上有一个藏了九世的秘密!

    只要他穿越九世且九世都是为了‘家、国、天下’被君王所杀慷慨就义,那么他就能功德圆满,回归现实且觅得长生。

    前八世朱煐吃了不少苦头,不过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的能耐,更钻研出了如何更好地‘慷慨就义’。

    原本他以为这最后一世的难度应该是最高的,结果没想到一睁眼,这最后一世居然穿越到了大明朝!而且还是洪武年间!

    这相比于第三世穿越到贞观年间来说,难度简直低了不知道多少!

    穿越到贞观年的时候,无论自己怎么谏言,李二死活不杀自己,甚至怒喷他的逆鳞,多次谈及玄武门之事也依旧没有效果,反而因为自己多次谏言成了和魏征其名的‘谏臣’,更被载入史册。

    那一世自己一直熬到了李二去世,新皇继位,这才成功慷慨就义,浪费了几十年的时光。

    想到李二,朱煐怨念颇深。

    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这一世,当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间的时候,朱煐激动坏了。

    洪武朝,老朱执政!

    老朱的暴脾气,那可是放眼历史都数得着的!

    这简直就是老天帮忙啊!

    只要想办法入了朝堂,直面老朱,在老朱面前,以老朱的脾气,朱煐有信心第一天就慷慨就义,功德圆满!

    于是靠着前几世的经验,他稍稍了解了一下大明的科考,简单学习了几年,加上运气不错,一路通关,以倒数第一名的好成绩压线成功杀入了殿试!获得了在这奉天殿上直面老朱的机会!

    今天,正是殿试,钦定状元的日子!

    而让朱煐更激动的是,今年殿试,正好赶上了太子朱标去世。一个月前,老朱钦定的继承人,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朱标薨了!

    此时的老朱,绝对是处于一生中最易怒,最暴躁的阶段!

    .....

    奉天殿内。

    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不发一言,不敢吭一声。

    龙椅上,老朱阴沉着个脸,他的眼球布满了红血丝,脸色蜡黄,身形消瘦。

    自太子朱标去世之后,老朱几乎疯狂。

    老婆死了,最疼爱的长孙死了,现在,为大明帝国培养了整整几十年的接班人,嫡长子朱标也死了!

    常人早就疯了,可老朱明白,自己还不能疯,他还要坚持,挺着。大明需要他,天下的百姓需要他!

    “陛下,本届科举入了殿试的考生都在这儿了。”

    “还请陛下出题考校!”

    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声音响彻整个奉天殿。

    刘三吾这老头,以七十三岁的高龄暮年入仕,官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深受老朱信赖重用,在士林集团中更是享誉盛名。

    他本就是当世大儒,又入了朝堂,地位甚高。

    此次科考就是他在负责。

    百官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龙椅上的老朱,却无一人敢与之直视,生怕触了老朱的眉头。

    哪怕是朝中重臣,也不敢与之对视。

    不过这奉天殿的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朱煐却是仰着个头,四处扫视,眼神没有丝毫避讳,甚至身子也没有半点躬下的意思。

    也就是他在角落不引人注意,要是在大殿中央,就他这幅架势,必然是鹤立鸡群,格外引人瞩目。

    “这就是大明啊。倒是比其他朝代的宫殿更为恢弘一些,做工也更为精细不少。看来这个时代的工匠技艺已经达到了历代的巅峰。”

    朱煐肆无忌惮地四处打量着,心中默默点评。

    最后目光落在了龙椅上的老朱身上。

    自从太子去世之后,一个月以来,老朱像是疯了似的,面容一夕之间苍老,身子也愈发憔悴,仿佛风中残烛。

    “果然,朱标去世对于老朱而言的打击太大,看这状态,真就挺不住几年了。”

    本着看一眼少一眼,左右已经准备好慷慨就义的心里,朱煐与其他官员不同,心里没有半点忐忑,他的心里,非常平静。

    就像是个旅客,来这大明游览观光。

    至于会因此触怒龙颜惹怒老朱?

    那可真是太棒了!

    老朱阴沉着个脸,强打精神。

    他沉吟片刻后道:“就以大明国本为题,开始吧。”

    老朱取了个题目。

    大明国本,这个主题很大,不过很贴合殿试。

    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关,但相较于考试而言,用面试来形容则更为贴切。

    殿试的形式不一而足,全看皇帝心情。

    入了殿试的学子可以确定百分百入朝为官,都是人中龙凤。

    殿试决定的是他们的排位,是官途的起点高低。满朝文武都是面试官,老朱是总面试官。

    殿试考题一般由皇帝随机出,圣心独断,是以入了殿试的考生又称天子门生,也只有他们才配这个称呼。

    殿试形式多样,一般先是以文书的形式写折,先给百官赏阅,再给皇帝独断。

    上折之后,再考当廷策论,与皇帝直接对话。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官员上折并当廷请奏的过程,也是让这些殿试考生提前熟悉为官上折的流程。

    以大明国本为题,是考察这些考生为官思路,若是能得到老朱的认可,那就有可能高中状元,飞黄腾达。

    .......

    当殿的考生都开始沉思....

    刘三吾转身面对五十二名考生朗声道:“本届殿试陛下赐题:‘大明国本’,请诸位考生做题。”

    很快,宫中侍卫就将早已准备好的桌案和笔墨纸砚悉数搬入奉天殿中。

    五十二张桌案对应五十二名考生。

    这些人便是最后一名,日后也是前途无量,能入殿试的,便是末位,也等于直接入了朝堂。

    朱煐的面前也摆上了一张桌案,不过他未曾作答,而是径直站着。

    当老朱出题之后,百官的注意力全都落在了这五十二名考生上,毕竟今日朝会主要也是为了殿试,要说平日,百官是主角,但今天,他们只是观众,这五十二名考生才是主角!

    大家心里也有着自己的计较,尤其是文官集团,目光在这些考生上不断游走,只等殿试结果一出,便让人前去拉拢。

    眼前的这五十二人可谓是大明最值得拉拢的五十二个潜力股!

    因此哪怕朱煐排在末位,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

    一道道目光不约而同落在他的身上。

    其余考生悉数坐下,有的坐下后沉思,有的坐下后便开始提笔,可唯独朱煐,站在原地,没有半点要答题的意思。

    而很快,朱煐的这迥然不同的行为就引起了殿中所有人的注意。

    “这位考生,为何不答?”

    刘三吾走到朱煐面前,皱着眉头询问。

    朱煐淡淡地扫了一眼。

    “以国本为题,我怕我能答题,你们不会阅卷!”

    “大明国本,满殿诸公,可有一人懂其为何物?”

    “若是无一人懂,我又何必答?”

    “兖兖诸公,今日一见,皆是尸位素餐之辈,又有何人配阅我卷?”

    此言一出,满殿寂然!

    原本自觉站在高位俯看着这一场殿试的百官,此刻不少人却不由涨红了脸,看着朱煐,面上满是愠怒之色。

    按资历,他们已身居大明官场高位,哪怕是本届状元,在他们眼中也不过尔尔,天才如过江之鲫,未能兑现潜力的天才,尚不配与他们同列。

    他们都是以看后生晚辈的角度看着殿内的考生。

    可没想到,朱煐一句话,直接开了地图炮。

    未入官场便如此群嘲未来同僚前辈?

    “狂妄!”

    “你何以便知我等不懂?”

    百官之中,一人猛地出列开口,此人年岁不大,在这奉天殿百官之中算得上年轻,显然也是一名大明官场上的‘天之骄子’。

    朱煐目光落在此人身上,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怒意。

    “你是何人?”淡淡询问。

    “本官黄子澄,洪武十八年探花,受陛下信赖,添为太常寺卿!”

    黄子澄脑袋一抬,一脸傲意。

    朱煐看着眼前的人,脑海里浮现有关黄子澄的信息。

    这位倒确实不是无名之辈,史上留名,只是这留下的名却不是什么好名。

    黄子澄曾在宫中教授过朱允炆,是以在朱标去世之后,他与刘三吾,齐泰等一众文官力推朱允炆上位,而在朱允炆成功登基后,对其更是予以重用。

    黄子澄又力主削藩,逼的诸王不得不反,朱棣趁势而起,奉天靖难。

    不得不说,在靖难之役中,黄子澄为永乐一朝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眼下黄子澄的话,短短几句却暗含多个意思。

    首先就是说自己是洪武十八年探花,意为他也是科考出身,且是殿试第三名,暗讽朱煐连入殿试都只是以末位入的殿试。

    其次又提及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深受信赖。

    最后又报了自己正三品的太常寺卿的职位,以官位压人。

    这要是一般的学子,早就被这样的‘大人物’气势所慑,可惜,黄子澄面对的是朱煐....

    朱煐只是淡淡地扫了眼前的黄子澄一眼淡淡来了一句:“其他人姑且不谈,至少你肯定是不配阅我卷子。”

    “你未曾答卷,何以知道本官不配阅你卷子?”

    “你都不配阅我卷子,我又何必答卷?”

    “你...”

    黄子澄脸色涨红,气得一时语噎....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